李旦听了罗昌的话,连连点头,说道:“罗爱卿考虑得甚是周全。如今局势复杂,我们必须多管齐下,方能应对自如。”
内阁成员们纷纷表示赞同。然而,户部尚书陈大人却面露难色,起身说道:“陛下,加强军事防御和外交联络,都需要大量的钱粮支持。如今国库虽有储备,但如此大规模的行动,恐怕会对财政造成一定压力。每一项举措所需的钱粮开支都需要仔细核算,否则可能会引发财政危机,影响国家的正常运转。”
李旦微微皱眉,说道:“陈爱卿,此事确实棘手。但为了江山社稷,该花的钱绝不能省。你回去后,仔细核算所需钱粮,制定出详细的预算,朕会想办法解决。或许我们可以在合理范围内调整税收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同时鼓励商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来源。”
陈大人无奈地应道:“是,陛下。”
众人又围绕着应对策略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从军事部署到外交手段,从钱粮筹备到舆论引导,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反复斟酌。不知不觉,夜幕已经降临,议政殿内烛火通明,众人的身影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凝重。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众人终于初步制定出了应对李显并州练兵的策略:一方面,立即派遣密探前往并州,尽快摸清情况;另一方面,加强长安及周边地区的军事防御,调派精锐部队驻守关键关隘;同时,派出使者与周边藩国沟通,加强外交联系;此外,户部要尽快筹备所需钱粮,确保各项行动的顺利进行;而在民间,要加强舆论引导,安抚民心,防止谣言传播。
李旦看着众人,神情严肃地说道:“诸位爱卿,此次李显在并州练兵之事,关乎我朝的安危。希望大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务必将此事妥善处理。朕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化解此次危机。”
众人纷纷跪地,齐声说道:“臣等遵旨,愿为陛下分忧,为江山社稷尽忠。”
罗昌回到府邸时,已是深夜。他的心中依然牵挂着朝堂上商议的事情,久久无法入眠。他深知,此次危机重重,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一场大乱。但他也坚信,只要君臣一心,定能化险为夷。
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夜晚,大唐的命运却如同波涛中的扁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而罗昌和他的同僚们,将肩负起沉重的责任,为守护大唐的江山社稷,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奋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