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风云骤起(1 / 2)

大唐盛世,风云变幻。长安城,这座宏伟壮丽的都城,向来是天下权力的中心,朝堂之上的每一次决策,都关乎着国家的兴衰荣辱。而此时,一个惊人的消息如一阵狂风,迅速席卷了整个长安城——李显在并州大举练兵。这一举动,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引得各方势力暗流涌动。

李旦得知此消息后,神色凝重,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当即,他紧急召内阁成员和罗昌入宫商议对策。罗昌,这位年轻有为、智谋过人的才俊,在朝堂上早已崭露头角,李旦对他颇为倚重。

天色渐暗,残阳如血,将皇宫的琉璃瓦染成一片殷红,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严峻局势。罗昌身着朝服,神色严肃,匆匆踏入皇宫。在宫人的引领下,他快步走向议政殿。一路上,他的脑海中不断思索着李显此举的意图以及应对之策。李显究竟为何在并州如此大张旗鼓地练兵?是察觉到了朝堂上某些微妙的局势变化,想要增强自身实力以应对潜在威胁?还是背后有更为复杂的势力在推动,企图借此改变大唐的政治格局?罗昌深知,每一种可能性都意味着不同的应对方向,而他们必须做出最为精准的判断。

当罗昌踏入议政殿时,内阁成员们已经齐聚一堂。众人的脸上皆笼罩着一层忧虑之色,低声交谈着,气氛显得格外压抑。李旦端坐在龙椅之上,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看到罗昌进来,李旦微微抬手,示意他入座。

李旦环顾众人,神情凝重地开口说道:“诸位爱卿,想必都已得知李显在并州大举练兵的消息。此事实在蹊跷,朕实在难以揣测他的意图。并州乃军事要地,他在那里大规模练兵,究竟是何用意?是为了抵御外敌,还是另有图谋?朕召你们前来,便是要共同商议应对之策。”

内阁首辅王大人率先起身,拱手说道:“陛下,依老臣之见,李显此举不得不防。并州地处要冲,兵强马壮,若他真有不臣之心,恐怕会对我朝江山社稷造成严重威胁。老臣建议,立刻派遣使者前往并州,质问李显此举的意图,同时加强长安周边的军事防御,以防万一。”

李旦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王爱卿所言有理。但贸然派遣使者质问,恐怕会打草惊蛇,引发不必要的冲突。若李显真有谋反之意,此举可能会逼他提前行动。毕竟,我们对他目前的实力和意图了解尚浅,过于激进的举措可能会打乱我们的全盘计划。”

这时,兵部尚书李大人起身说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摸清李显练兵的真实目的和具体情况。可暗中派遣密探前往并州,打探其练兵规模、装备情况以及军队动向等详细情报。待掌握了足够的信息后,再做定夺也不迟。只有深入了解他的军事部署和行动方向,我们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制定出最为合适的应对策略。”

李旦听后,眼神一亮,说道:“李爱卿此计甚妙。只有了解了对方的真实情况,我们才能制定出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罗爱卿,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罗昌起身,恭敬地说道:“陛下,各位大人所言皆有道理。李显在并州练兵,无论其目的如何,对朝廷而言都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微臣认为,除了派遣密探打探情报和加强长安防御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外交方面入手。可与周边藩国加强联系,稳固边疆局势,防止他们趁乱生事。同时,在国内,要安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避免因谣言引发恐慌。若百姓人心惶惶,社会秩序动荡,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麻烦,而稳定的内部环境是我们应对外部威胁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