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第二百二十五章 等他死吧(1 / 2)

神来过人间 神来芝笔 4367 字 2023-09-12

昔川君问我有没有想去的地方。

“除了喝酒,看戏,斗牌还有其他好玩儿的去处吗?”

这可得问问萧老板,阿丹哥或是柳芽儿了,就算是郁轩也不一定知晓,他当上御座之后便极少回来,此番也是因为喜虫驿网才过来瞧瞧。

“小哥哥是想寻个外面见不到的去处吧,倒还真有这么个地方,前几日才开张的,我和阿丹哥都还没去呢。”

我一听来了兴致,“什么样的地方?”

柳芽儿说道,“名字就很奇特,我们从来没听过,叫,海皇巴巴间。”

这名字确实有趣,根本不像是人间的名字,听着倒是跟海里有些关系。

“南陆城那边去年就开了一家,原叫海皇巴巴楼,到了咱们幻音坊就改名叫巴巴间了。”

这个南陆城并非柳芽儿的家乡南路省,南陆城是京海大运河的入海口城池,出海船队归航时第一个着陆的地方就是南陆城,南陆城和南路省之间隔着一个苍谷平原,距离远着呢,因此在当地倒是没有人会把这两个地方想成一处。而郪国所在的大陆叫东陆,跨海之后到达的是南陆,也就是昔年去过的大海对岸,南陆城的名字便是因此得来。

所以,当人们说南陆时指的是海洋对面的大陆,而南陆城指的是本国海港之城,至于南路省才是那个曾有许多蠖术盛行的奇风异俗之地。

“听说是南陆那边过来的商人开的,今年岁节可有不少人奔去南陆城,就是为了这家酒楼。”

“一家酒楼有何稀奇?”

“我也没去过,不太清楚,只听去过的人说,里面的菜保证咱们谁也没吃过,酒更是谁也没喝过。”

哼,这倒不一定,如果染昔年来了,肯定就是那个全都吃过喝过的人。

柳芽儿接着说,“其实最有趣的不是吃酒,而是里面会有一种妆戏。在南陆不叫妆戏,叫什么,哎呀,记不住,因为大多数人都记不住,所以到了咱们这儿就给改名叫妆戏了。”

妆戏在郪国是对聚会活动的统称,凡是参加之人入场前都要妆扮一番,不同类别的妆戏装扮也会不同。比如每年雨神节时候举行的妆戏,就会和雨有关,人们要通过化妆佩戴把自己变成喜欢水的精怪,河里的鱼,虾,蛙之类,以表达祈雨之意。

“咱们这边的普通妆戏无非就是吃吃喝喝,大家聚在一起玩儿些小游戏,但听说巴巴间里的妆戏更像是台戏。”

柳芽儿说到此处,原本还能听得明白的其他人也都变成一脸迷糊。柳芽儿想了好久,才终于大致讲清。

“就好比余阳师兄在京城唱演《幽灵传》,原本台上的演出是有话本的,并且故事,人物都会按照示先编排好的发生和上演,而台下那么多人也只能坐在台下看,不能上台来一起演。”

呃……这个说得也不完全对,当时祖宗不就上台演幽灵了吗?当然,柳芽儿说的是大多数观客。

“在巴巴间里,也有一出提前编演好的戏,但是每个进去的人都可以一起来演,参与到故事当中。之前听闻从南陆城走场的师兄妹们回来说,人们在南陆城参加妆戏的时候,大多数人还都比较保守,放不开,所以,无非就是跟戏中人攀谈几句。可是巴巴楼开在咱们幻音坊可就不一样了,咱们这里人人会演,到了巴巴间个个都有本事把原本编排好的戏演改了方向,最后原来的主角只能瞪眼看着,昨天我小师妹还在里面抢了主角的戏,直接把巴巴间变成了自己的主场。”

嗯,这下确实有些懂了,说白了就是一群客人进入一家酒楼,除了吃吃喝喝以外,还可以参与到戏演当中,酒楼里的伙计啊老板啊礼娘啊,人人都带着角色,客人可以演自己,也可以自己给自己安排个角色,与其中任何一人互动演绎。一场酒宴下来,既能吃饱喝足,还过了把戏瘾。

“对了,余阳师兄,你还记得之前跟我们一起学艺的段华师弟吧,我听说巴巴间开张那天,他就在第一场妆戏里求爱成功,总算是感动了筚篥间的小娘子,之前可是追了三年小娘子都不怎么搭理他。”

这倒是越听越有趣,利用妆戏还能干这事儿?哎呀,那我可有些迫不及待了,怎么才能让郁轩跟我一起去呢,这家伙你若硬拉他去,他一定会反抗。

我开始在心中谋算,赶巧,川爹先开口了,“咱们下午就去这里吧,刚好也要吃饭,就一起了。”

“那可得赶紧问问还有没有位子,因为段华师弟和小娘子的事,巴巴间这几日天天爆满,很难排到位子。咱们一共几个人去?”柳芽儿问道。

“我,我去!”我站起来报了个名,免得被落下。

“在座的都去吧,算我请客。”昔川君开口阔气。

在座的都去,那郁轩岂不是也会跟着了,还是我川爹人美够气派。

“我就不去了。”萧老板说道,“你们年轻人爱玩儿的把戏,我跟着凑什么热闹。”

“我也不去。”郁轩果然还是不愿与我同行,终于说出了拒绝的话。

“怎么的,我请客全都不给面子是吧。”

昔川君这句话首先让萧老板不大好意思了。

“去,去,我们寒大公子难得来一趟幻音坊,这点儿面子还不给,岂不是不通人情。”

“余阳师兄,你去不去,快着些,再晚可就想去都去不了了。”

“我真不去了,还有要事在身。”

郁晚空说这话时表情严肃,极为认真,看起来确实不像在与我怄气。可我听说他不去,心里还是空落落的,再好玩儿的戏耍也提不起兴致了。

过午之后,外面的雨果然停了,暖阳很快就铺照开来,为地面赶走最后一片留连的雨水。人们踏着青石路的余湿,才算掀开了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