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那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一场激烈的权力角逐终于落下帷幕,李旦凭借着自身的谋略、果敢以及各方势力的支持,成功登上了那至高无上的皇位。登基大典当日,长安城一片欢腾,皇宫内更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金色的阳光洒在巍峨的宫殿之上,为这庄重的时刻增添了几分神圣的光辉。
李旦身着华丽的龙袍,那龙袍上绣着栩栩如生的金龙,仿佛随时都会腾飞而起。他头戴冕旒,冕旒前后的玉珠微微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皇权的威严。李旦迈着沉稳而自信的步伐,缓缓走上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皇位。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高呼,声音响彻云霄,在宫殿的每一个角落回荡。李旦端坐在皇位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的群臣,心中满是壮志豪情。他深知,这皇位来之不易,要想开创一番盛世,稳固大唐的江山,便需组建一个忠诚且得力的执政班子。
登基大典结束后,李旦便开始大封朝臣。朝堂之上,气氛热烈而庄重。李旦根据群臣在他登基过程中的功劳大小,一一进行封赏。被念到名字的大臣们,纷纷跪地谢恩,脸上洋溢着荣耀与感激。一时间,新的权力格局在这朝堂之上逐渐成形,李旦的执政班子就此组建完成,大唐似乎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而此时,远在北平府的罗章,已然沉醉在故乡的宁静与祥和之中。北平府的山水依旧如记忆中那般秀丽,田园风光如诗如画。罗章漫步在熟悉的小径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中满是惬意。然而,他虽已身处故乡,但还有一事未了。按照朝廷的规矩,他需上奏请辞官职,以正式告别朝堂生涯。
罗章唤来罗昌,看着这个与自己血脉相连的儿子,眼中满是期许与嘱托:“昌儿,为父已回到北平府,这朝堂之事也该做个了断。如今我年事已高,朝堂的风云变幻已让我力不从心,你代我进宫,向陛下上奏请辞。”
罗昌恭敬地抱拳,神色认真地说道:“父亲放心,孩儿定不负您的嘱托。只是父亲离开朝堂,孩儿心中难免有些不舍。”
罗章微微叹了口气,拍了拍罗昌的肩膀,说道:“为父在朝堂多年,历经无数风雨,如今只愿在这故乡安享晚年。你要明白,这是为父的心愿。至于越国公的爵位,陛下已恩准由你承袭,你要好好承担起这份责任,为罗家争光。”
罗昌心中一凛,深知这爵位背后的重量,坚定地说道:“父亲,孩儿明白。孩儿定会继承罗家的荣耀,不辱使命。”
数日后,罗昌身着朝服,带着父亲的请辞奏章,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京城的繁华依旧,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罗昌走进那宏伟庄严的皇宫,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曾经,他跟随父亲多次出入皇宫,那时的他,或许并未想到,有一天会以这样的方式,代表父亲向皇帝请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