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政殿内,李纯看着情报奏折,怒气冲天,一把将奏折扔了出去。
“还请陛下息怒,袁相公想来亦有难处,毕竟天公不作美,这水涨船高,渡江凶险,自是情有可原!”吏部尚书郑尚书出言道。
“情有可原?分明是那袁滋害怕刘辟兵势强盛,担心自己前往西川,弄不好会有杀身之祸,因此一直逗留不进,无需寻些这般理由。”
“或许,袁相公确有些难言之隐?”
“行了,无需再多争辩,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西川节度使袁滋懦弱无能,有损大唐威严,抗旨不为,擢令将袁滋贬为吉州刺史。”
“这~”
此令一出,朝野上下,亦是震动不已,还没当几天同平章事的袁滋就这样被贬为刺史!看来这个新继位的皇帝也不是泛泛之辈。
“那刘辟想当西川节度使,哼,想的到美,不过朕亦可让一步,批准刘辟为剑南西川副大使、知节度使事。就这样吧”
李淳考虑到自己刚刚嗣位,统治尚未稳固下来,急待解决的问题尚有很多,马上兴兵讨伐刘辟实有很大困难,如今批准此事确也是无奈之举。
“陛下,如此,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右谏议大夫韦丹上书坚决反对。
“微臣以为,,自代、德宗以来,法废人慢,藩镇皆由自专,以至于天下藩镇割据,致使政令不行,如今大唐屡遭患难,藩镇更是趁势扩充自是地盘,百姓苦之久矣,如今陛下初立,应齐之以威,将各级权力逐渐收归。”话音刚落,朝堂之上百官皆窃窃私语,有点头赞同,有表示如今时机未到。
而韦丹则是盯着李纯看了看。
“韦爱卿此言倒是句句属实,可还继续!”
韦丹听到此言,也知李纯心思便继续道
“西川节度使韦皋的突然暴毙,倒是给了陛下一个良机,若是此时如果承认刘辟的自专,那么朝廷可以指使的地方,只有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了啊,陛下!”
“是啊,臣附议,天下苦方镇久矣!”
“臣附议!”
“臣附议!”
“好了,朕有韦爱卿,当真是朕之幸运,韦爱卿所言极是,此乃天赐良机,可就如韦爱卿所言,朕初登大宝,一切还需从长计议,亦有良臣谏言,如今更应修缮兵甲,练兵备战,但众爱卿要相信,朕对刘辟的妥协只是暂时的,但有朝一日,必大唐兵锋所指!不过为防止刘辟染指东川,韦爱卿可愿为大唐分忧,前往梓州辅以现任剑南东川节度使李康,若其有异动,韦爱卿可便宜行事,防范于未然,出任剑南东川节度使~”
“微臣愿意,微臣得陛下信任,毕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大唐!”
“好~那便如此,稳住刘辟,但时机成熟,一举安定西川!”
“朕突然想起昔年一位挚友对朕说过的一句话,朕觉得很符合现在的时局!”
众臣互视一眼皆不知李纯此言何意。
“不知陛下想到的是哪句,也让臣等参悟一二”杜黄裳走出序列问道。
“稳住,不要慌!哈哈,退朝”
“吾皇圣明,万岁万万岁~”
留下一群人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