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真正的道别吗?(1 / 2)

季风之城,莫松。

这是一座享誉盛名的城市,历史上多位著名航海家与探险家,如哥伦布、麦哲伦与德雷克船长等人,都曾在他们伟大的航行中造访过这座城市,因此,它也被誉为“远洋时代的先锋”。后来,受国王自助、前往开拓东大陆航线的“五月花号”返航时,便是在莫松市的港口降下船帆,引发巨大轰动,人们竞相涌入港口,迎接回归的勇者,并从他们的口中,得知了一个遥远、神秘、肥沃、丰饶却又贫穷、愚昧、野蛮、落后的世界。

那一日,被历史学家公认为远洋贸易时代与殖民时代的起始日,它一直持续到今日,仍未结束。

在那个充满黄金、宝石与贪婪理想的年代,莫松市的港口不曾有一日停歇过,在这里起航与返航的船队络绎不绝,起初是传统的三桅风帆船,后来是蒸汽驱动的铁甲舰;起初是载着一船船的移民客、破产商人、开拓骑士、落魄贵族乃至罪犯,后来则是载着一船船的士兵、魔导枪、蒸汽战车以及构装机兵;起初,它们只是送回种植园里的香料和通过贸易得到的毛皮、木材与工艺品;后来,则送回染着血的黄金、白银与世间罕见的奇珍异宝。

只要属于海洋的时代一日不结束,那么,属于莫松市的繁荣也一日不会结束。

今日,又有一支舰队即将起航,看那沉默森严的钢铁巨兽、看那风中高飞的鲜红战旗、再看甲板上面色冷峻、不苟言笑的士兵,便已知他们此行的使命是什么了。

这是一支干涉部队——自然,这是好听点的说法,凡教团联合向东大陆派遣的军团都称为干涉部队,而各国向东大陆派遣的军团则统称为海外驻军。没有人质疑教团联合凭什么干涉另一片大陆上的军事行动,就像没有人质疑各国向海外派遣驻军的法理性从何而来一样,这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

港口的长堤上,熙熙攘攘围着许多人,那是来看热闹的市民,莫松市历来有这样的传统,就连小孩子都能津津乐道地讨论每一次出航或返航时的船队规模、船只的型号、排水量与吨位等,他们都是天生的好水手。还有一些人则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获取他们想要知道的情报,比如,记忆力较好的人会记得,在过去的三个月中莫松市的港口先后驻扎过四支舰队,其中有三支都是返航的,唯有今日是出航的。

王国已经从海对岸的那片大陆召回了三支部队,这是否说明议会中的大人物已重新调整了海外战略,决定向保守派靠拢呢?但教团联合反而加大了投入,今日这支舰队的规模史无前例,二十一艘铁甲战舰与整整三个军团的兵力,便是历史上的“无敌舰队”亦不能媲美吧?这是否说明教团联合仍对海外局势抱有信心呢?王国与教团联合向来步调一致,又为何出现了这种矛盾的情况?

这些信息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斟酌,然后抉择,稍有不慎,利益就可能遭受损害。

在远离人群的另一个方向,长堤尽头,同样有两个人正站在堤上,默默地看着港口中热闹或者说近乎喧闹的景象,士兵正通过栈桥登船,水手则往船上搬运必不可少的物资,食物或是淡水——二十一艘蒸汽战舰是舰队主力,除此之外,每一艘战舰同时还配备三艘大型风帆舰作为运兵船,负责运送物资与士兵。至于战舰上的舱位,则用来运输更加笨重也更加高效的战争机器了——魔导战车与构装机兵。

若非飞空艇的技术水平尚没有达到跨海远航的地步,这支舰队的规模恐怕还要更壮观一些。目前,轴心国在东大陆驻扎的飞空艇部队,全都是通过运输原材料、预制部件与技术人员后,就地组建生产的。因此,数量上受到限制,驻扎在灰丘地区负责后勤运输的那支部队,已经属于较为庞大的规模了。

“真是雄伟的力量。”

天蒂斯看着如山一般高的蒸汽战舰,赞叹了一句,她的身影在战舰下确实如蚂蚁般渺小,但仰起头时姿势与神态却仿若居高临下:“一旦这支舰队抵达东大陆,因各国抽调兵力而造成的防线空虚便可弥补,我想,同盟军一定会很失望的罢,他们因为自己的谨慎和……恐惧,没能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卡拉波斯同样凝视着战舰,只是她的目光看得更远,仿佛能够透过钢铁所铸的甲板,看到那片正被战火和鲜血缠绕的新大陆。她沉默了一下后回道:“那不重要。”

天蒂斯闻言,不禁笑了笑。

是的,她也知道,那并不重要。就算同盟军真的突破了中部战场的防线,也不会对大局产生丝毫影响,当骑着巨鲸的旅人从天而降时,整个东大陆乃至整个世界的命运,已不再是区区一场战争所能决定的了,它注定伴随着另一场更为壮阔、却也更为残酷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魔女结社,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我听说,”卡拉波斯忽然道:“魔导研究部门发生了泄密事件,几名研究人员携带着大量机密文件外逃,其中就包括对构想神明的研究与灵魂魔力的本质,这是真的吗,天蒂斯?”

她一回到地面就听说了这个消息,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询问,才将心中困惑压到了今日。

“恩。”

现实魔女轻轻点头,并无隐瞒的意图:“我已经出动神圣净化部队了。”

这支部队在魔女结社的唯一使命便是追查和清除叛变者,历史上它曾经承担过追杀所罗门的职责,虽然最终未能成功,却将那个号称“现代魔法之父”的男人逼到了东大陆,至今不敢回归。对付区区几名研究人员便出动了这般架势,在绝大多数成员眼中,无疑是领袖雷霆震怒的表现。毕竟,结社的历史上已有多久没出现过叛变者了?历来有记载的,也仅是两三次而已。

但在知情者,如卡拉波斯的眼中,未免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意思。

“你应该知道,这只是他们的试探,背后另有图谋。”卡拉波斯说道:“如果不追查到底,只针对区区几个卒子,恐怕会让主谋者以为有机可乘,日后这样的试探,怕是不会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