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 大明的新老交替(2 / 2)

李秉乃是正统元年进士,今年四十有七,当尚书的话,也算是正当壮年。

其资历也十分耀眼,在福建延平当推官时,便以严惩不法豪强,闻名朝廷,经都御史王文举荐为都察院经历,后又任户部主事,赴宣府清核屯田。

到了朱祁钰这一任皇帝,李秉便被提拔为侍郎,依旧是主抓清查田亩。

也正因如此,李秉在外惹了不少人,可有朱祁钰坐镇,李秉的仕途也算是一帆风顺。

这样有能力的官员,他的弱势其实就是年纪,对于尚书来说,天命之年最为合适,因为这个年纪最为稳妥,能够各方面协调各部门之间的问题。

作为大明最高权力机构之一,尚书和内阁基本上是捆绑在一起,若是无法让众人信服,那尚书这个位置也坐不会太久。

朱祁钰点了点头,看向李秉道:“平煤价,让百姓皆能用得起铁器,倒是没想到如今百姓购买力上涨,需求增加,反过来造成了铁制品缺口了。”

对于铁制品的需求,可不仅仅是京畿地区,要知道,因为商贸的发展,整个大明是日新月异的状态,百姓不管有没有发现,他们都或多或少得到了时代发展的好处。

以京城为例,生产材料降低,减低了生产成本,工厂在获得利润之后,便会扩建扩产,从而增加了对工人需求。

农户向工人的转变也就变多,从而又增加了对于谷物青菜的需求,反过来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虽然他们大部分都会将钱存在银行里,可随着存款增多,他们新购商品也不会太过于缩手缩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