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京城,随着运煤铁路的运行,京畿的煤价长期处于低档状态。
而煤的降价,反而增加了火炉的销售量,并且影响铁制品售价。
钢铁成本降低,新建的钢铁厂日夜不停烧炉,以满足整个京畿地区对铁的需求。
朝堂上,原本铁路的预计成本也在调整。
一条铁路的运行,已经影响到了京畿地区的方方面面。
“陛下,臣以为应当优先开展往辽地铁路建设,将辽地铁矿利用起来。”
户部侍郎李秉出班启禀,道:“如今京畿地区铁器需求增多,久之便会铁荒,比起天津铁路,当务之急,应当连通沈阳之地,利用辽地铁料补充需求。”
今时不同往日,关于市场的变化,官员并不会首先想用官方手段去强力限制,而是利用市场走势,凭借朝廷拥有的各种产业去影响市场。
李秉启禀之后就回到队列之中,朝堂关于两条铁路路线的规划是有,但轻急缓重方面,看法就不同了。
大明缺的不是物料,而是人力,各方面都需要人力来完成,而圣人又对于奴隶的使用有着反感,就只能两相其害选其轻。
当然,让李秉出班禀报,其实也是户部有着和工部一样的现状,或者说,大明的高层领导班子,即将步入新老交替的时代。
每逢这个时候,京官必须各出手段,让自己被圣人记住,展现自己的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