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食之礼制(2 / 2)

王承恩满脸堆着菊花,赶紧谢恩:“老奴谢皇爷赏!”

夹起肉丸子,一口咬下,汁水四射,王承恩瞪大了眼睛。

“爷,这个好啊。汁水异常饱满,口鼻生香,脆嫩弹牙。绝了啊!”

崇祯:“嘿嘿,那是,同样的食材,用不同的手法制作,它就会呈现出不同的口感。”

潮汕牛肉丸,好吃就的秘诀就是扣弹爽口,唇齿留香。这个以后传下去,会不会有人吃到牛肉丸,就要夸一下崇祯帝?

现在也有肉丸子,鱼丸子,不过大多都是糯叽叽的,软烂的口感。脆弹的丸子绝对是个异类。

说到吃,华夏人绝对是世界第一,洋鬼子茹毛饮血的时候,华夏人就已经有了炙,烧,炖,炒,拌,蒸,等等一系列烹饪手法!

皇权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这是至高无上的象征,也是整个朝代的风向标。吃喝一道,绝对是全国的代表。而且还专门制定了相关的礼制。

别的朝代不说,就说明朝吧。

明朝是华夏历史上一个农业高度发达的朝代。虽然由于历史发展阶段、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以及其他诸多的因素影响,使得中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但是明朝的膳食结构仍然以粮食和菜蔬为主,肉食为辅,其中北方人的主食以面食为主,南方人的主食则以米食为主。南米北面形成了明朝饮食的饮食文化的两个重要核心。

明朝在嘉靖朝之前,社会各个阶层的饮食宴筵等等日常生活的消费标准,大多遵循封建王朝的礼制,严格定规和限定,很少有违反礼制的情况发生。

但是到了嘉靖、隆庆以后,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各种各样的商品逐渐丰富,极具诱惑力,从而使得社会久遭禁锢的消费和享受欲望,冲破了原来使社会窒息的禁网,“敦厚俭朴”的风尚向着它的反面“浮靡奢侈”转化,而且这股逾越礼制的浪潮,来势汹汹,波及到社会各个阶层。

这也是皇权逐渐没落的表现!百姓心里没了敬畏,那还管你的礼制!

明朝宫廷的饮食是极为奢华的。依照明朝朝廷的规定,这样的奢华不单单为了满足最高统治者的生理需求,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礼仪活动。所以,明朝宫廷宴会的规模大小、参加人员均有严格的等级限定,正因为如此,宫廷宴会所呈现出的华贵、典雅、庄重以及繁缛的礼仪和强烈的政治色彩构成了明朝宫廷饮食的特点。

明朝的宫廷饮食严格遵循节令,可以说是月月新鲜,节节有变化。

在正月,宫廷内帝王和后宫眷属所品尝的珍馐美味都与当时的时令食品,品种丰富多样,它们来自全国各地,而且都是地方的名特产品和滋养食品。主要有出自北方塞外的黄鼠、半翅野鸡,五台山的天花羊肚菜,鸡腿银盘等蘑菇;东海的石花海白菜、龙须、海带、鹿角、紫菜,江南的蒿笋、糟笋、香菌,东北的松子、蓟北的黄花、金针。

东南西北,各式各样的菜蔬和干鲜果品、土特产等等都运到了宫廷之中,以供帝王以及贵族们享用。如果天气寒冷,宫廷之中的帝王皇后妃子们还要享用烤羊肉、喝浑酒。

二月,宫廷要吃河豚。三月则吃凉糕、糍粑以及烧笋鹅等。四月,芦笋、樱桃等时令果品上市,宫廷要品尝瓜果,烹调时令菜点。

之所以专门要品尝樱桃,是“以为此岁诸果新味之始”。此时还要按照“冬不白煮,夏不熝”的烹饪信条与养生之道,品吃笋鸭、白煮独肉。并且用各种上等肥肉和姜、葱、蒜拌饭,再用莴苣大叶子裹起来食用,名为“包儿饭”,同时,还要酿造甜酱豆豉,以备食用。另外要将新麦穗煮熟,剥去外壳,磨成细条,名曰:“稔转”,这是宫中品尝本年五谷新味的开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