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要提到政治改革,那就是壮士断腕、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一旦用不好便是事与愿违,甚至是灭顶之灾。
当年曹丕在世家大族的裹挟下,无奈将曹操唯才是举的选拔方针改变成陈群创建的“九品中正制”,转而向世家豪门靠齐,而现在的曹魏朝局就有这样的趋势。
再谈到曹魏后期曹爽与夏侯玄推出的“正始改制”,仅仅是从选拔、官制、俭朴三个方面规范朝政,都直接造成世家大族的激烈对抗,使世家的利益遭受了巨大的冲击,间接的为司马懿的“高平陵政变”联合世家埋下了伏笔。
看着面前的少年,曹彰挥手示意曹睿坐到身旁,随后开门见山地道:
“武德侯,你很聪明!到底是不是我,这个不重要,不过这只是政治斗争的结果罢了。可以说我和他总归是要死一个的,很可惜现在我赢了。”
对于曹彰来说,曹睿才十五岁,难免心中有些许怨恨或是不满,这都很正常。
然而曹睿眼神一凛,嘴角轻笑,默然道:“这一点也不可惜,三叔和我都知道,曹丕该死。”
曹彰终于憋不住流露出讶异的目光,欲言又止。
不是,现在的孩子都这么早熟吗?
其实这个时候,其生母甄宓并没有被赐死,只不过已经失宠多年,一直被滞留在邺城,曹彰也有耳闻。
甄姬为人心地善良,对曹丕妾室中,受宠的便劝勉她们努力上进,对无宠的就安慰开导,甚至多次劝导曹丕多纳妻妾、绵延子嗣。
她对待卞夫人更是十分爱戴,嘘寒问暖,多次生病,都侍立在旁,亲自侍奉汤药。
曹睿从小在母亲身边,深受母亲影响,受到甄姬格外的爱护,反而曹丕为人乖戾多疑、性情反复,极少关心母子二人,甚至多次面斥甄姬。
曹睿一直怀恨在心,并没有解开父子的心结,甚至心中一直认为母亲终究会被父亲害死。
曹彰知道,此时曹睿心中怀恨曹丕必定是真的,这个毋庸置疑。
但是以他的聪明才智更多是为了明哲保身,撇清与曹丕的关系,将自己拉进到曹彰的战线阵营之中。
曹彰对于眼前的少年更加高看一眼,向前牵住他的手柔声道:
“你不用担心。有三叔在,这曹魏便不会再有人敢伤害你和你母亲一根毫毛。”
听到“母亲”两个字,曹睿眼神也随之缓和下来,这个年纪轻轻的少年为了母亲,从小便在身上竖起了荆棘,他害怕任何人靠近去伤害自己的母亲。
他不断的努力表现自己,使自己变得强大、勇敢,好让自己更能够保护心中那唯一的柔弱善良的白月光。
曹睿微微颔首,镇定内心,转向曹彰躬身严肃道:“多谢三叔!”
“嗯,这一页翻过吧。你以后就搬进宫来。一应衣食住行都按照王侯标准,陪同曹楷一起习文练武,皆为宗室子侄当一同为我大魏效力。”
曹彰拍了拍曹睿的肩膀,面容和善地嘱咐道。
其实在曹彰心中,曹睿才是他真正要培养的人,也是曹魏未来的希望。
两人随后攀谈闲话家常,一时拉近了关系,随后曹彰便让曹睿回去收拾准备。
待曹睿走后,门外的侍从跪地回报:“禀告魏王,有密报从许昌而来。”
曹彰心情舒展,站起身来活动筋骨,顺手拿起密信拆看,只有寥寥一行:
“成都方面早已察觉魏吴计划,汉中马孟起正率西凉铁骑前往襄樊!”
不好!我樊北大军危矣!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