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州府沅陵县。
沅陵原本就是南北交通的要冲。当李春旺占据沅陵的时候,南北交通为之断绝,沅陵城外沅江之上过往的商旅也不见了踪影。
然而,当李春从沅陵撤离,沅陵归属安永淳以来,南北交通重新恢复了通畅。整个沅陵县似乎一夜之间恢复了生机。
南来北往的商旅,乘坐舟船,在沅陵中转歇脚,大批商品物资堆满了沅陵城外的码头。给沅陵带来各种稀奇古怪事物的同时,也给沅陵带来巨大的需求。
有了需求,便有了繁荣。自码头一直到沅陵西门之外,道路两旁的小商小贩纷繁错杂。
米行,布庄,客栈,酒楼,戏楼,当铺,牙行,糖人,杂耍,瓜果蔬菜,等等营生布满了沅陵以西的这段道路。
其中往来的行人,摩肩接踵,张袂成阴,挥汗成雨,好不热闹。说是冬月,置身其中,却没有丝毫冬月的寒冷,反而多了几分烟火之气。
从西城向城内走去,街道上行人更是密集,两侧高楼林立,幡幌翻飞,舞出一份别样的风采。
安永淳步入其中,感受着这个时代难有的活力,心中不禁满是感慨。这个时代的百姓,无疑是淳朴的,是知足的,只要能给他们一份安稳,他们就能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只可惜,总有一些人自以为高人一等,为了满足一己私欲,侵吞他人财货据为己有,并且冠之以圣人之名,将这劫掠隐藏起来。
但无论他们怎么隐藏,却怎么也掩盖不了,那隐藏在仁义礼智信背后的腐朽恶臭。
前方忽然传来一阵噼啪鞭炮之声,安永淳举目望去,只见前方十字路口,一家店铺的门口,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
而在那人群之中,一块写着‘日升昌’的招牌正在缓缓升起。走到近前,依稀可闻人群之中的窃窃私语。
“这日升昌是做什么买卖的?怎么也不见5他们把货物摆放出来?”
旁边众人立马用看土老帽的眼神看着他,不自觉地挪动脚步,离他远一些,好似能够远离他的一身土气。
其中有人看不过去,压低声音对那人道:“这日升昌乃是钱庄,专门做钱的买卖。
据说最开始从宁乡起家,这才短短一两年的时间,日升昌便已经开遍了常德府,长沙府,据说甚至在武昌都有他们的分号。”
“买卖钱?”先前那人一脸惊愕,急忙拉着刚刚解答之人,“这位兄台有理了。只是敢问,这钱如何买卖?”
后者也不愿多说话,不过见他拉着不放,这才匆匆道:“就是如果你的银子太多,放在家中害怕被盗,便可将银子放在其中。
据说可以选择期限,存一年以上的,还会给你利息。如果你缺钱的时候,也可以去日升昌去借。只需抵押一些东西,然后给付一定的利息就是。”
“原来如此。”后者似乎有些明白了,“这还真是一个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先前那人似乎对日升昌的买卖极为熟悉,见他这般说,略带自傲道:“不仅如此,你若是常年行商,便知道随身携带大量银子的危险性。
将银子存入一个商号,便可从其他商号取出。虽然需要付一些手续费,但安全上却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