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党争(2 / 2)

布衣天命 墨斗先生 2473 字 2023-12-21

“既然如此。来人,将冯明玠下狱问罪。”

大殿之外,很快便冲进来数个大汉侍卫,拖着冯明玠,将其拖离了大殿,大殿内重新恢复了平静。

“陛下圣明!”众臣齐声道。

或许是时间太久了,天志帝有些支撑不住,身子不由自主地晃了晃,但终究还是咬牙撑了下来。

“接下来便要说说平乱之事。平三镇之乱,刻不容缓,迟则生变。然诸卿也都知道,朝廷国库空虚,朕又不愿加税于民,使百姓愁苦。

故而,还望诸卿出言献策,如何才能解决军中粮饷不足?又该如何调动大军,南下平叛?”

天志帝的此言一出,朝中不少朝臣静默无言。这是一个死结,国库空虚已经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事实上,自从天志帝继位以来,除了前几年励精图治,国库略显充盈以外,其他时候,国库年年赤字。

到了如今,空虚的国库几乎变成了国朝的不治之症。上一次出兵,朝廷便是抄了不少大臣的家,勉强凑够了银两,然而其中的后果几乎是毁灭性的。

自此以后,朝中群臣离心离德,变得碌碌无为。如今,还要筹集军饷,难道还要再屠戮‘忠臣’么?

就在群臣束手无策之际,户部右侍郎柳绍宗突然挺身而出,朗声道:“启奏陛下,臣举荐一人,不仅可以帅军戡平叛乱,更重要的是,不要朝廷一分一毫。”

此言一出,朝中群臣的目光纷纷落在了柳绍宗的身上,甚至就连天志帝也都用自己浑浊的双眼,打量着眼前柳绍宗。

望着柳绍宗的脸庞,天志帝恍惚之间,好似看到了他的父亲柳羽明,看到了当初在柳羽明的辅佐下,自己开创的天志中兴。

带着对柳羽明的期许,天志帝道:“柳爱卿所言的这个人是谁?”

“启奏陛下,此人乃是兵部左侍郎王之良。王大人久在边地,熟悉军情,

堪称知兵。更为关键的是,王大人曾历任河南布政使,河南巡抚,以及山西巡抚。

如此身份,必定在必定在河南,山西等地筹集到军粮,如此一来,即便不需要朝廷支应粮饷,王大人必将能平定叛乱,还朝廷一个朗朗乾坤。”柳绍宗说得义正词严。

但群臣却是议论纷纷。单凭履历上来看,王之良出任帅臣并无不妥,但真正令群臣议论的则是王之良的身份。

众所周知,王之良可是地地道道的大皇子一党,若是将朝廷大军全都交到王之良的手中,那这跟交到大皇子手中有何区别?

况且,柳绍宗如今推荐王之良,莫非柳家也已经投靠了大皇子不成?以柳家在户部之中的影响,在家加上王之良在地方捞一点,说不定还真有可能平定了叛乱。

如果,王之良真的平定了叛乱,立下大功,那太子一党的地位,岂不岌岌可危?

天志帝心有所想,扭头看到坐在下首,默不作声的太子,心中满是失望。

眼睛微闭,良久豁然睁开,天志帝已经有了定意,“加王之良兵部尚书衔,总督山东,河南,北直隶,山西四省官兵,即刻南下,平定叛乱。”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