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参将朱道光看穿了杨观光的心中所想,对陈玄晖道:“你先率兵回去,我跟大人商量商量。”
陈玄晖有些摸不清头脑,不过看样观光没有反对,只好行了一个军礼,“是。”
朱道光走到杨观光面前,同样一屁股坐到了他的对面,聊天一般道:“事已至此,准备如何收场。”
“收场?”杨观光凄然道,“还能怎么办?无非是束手就擒,听后朝廷处置罢了。只希望朝廷能念在我这么多年为国奋战的份上,绕过我的妻儿。”
“大人何必如此丧气?”
杨观光闻言,目光转了过来,“怎么,你有办法?”
这世界,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是人?倘若有不用死的方法,杨观光自然不会一心求死。
朱道光却并没有接话,反而道:“此次末将奉命去总督大人那边所要军饷的时候,碰到了大同那边,山西,以及蓟州那边同样索要军饷粮草的人。
这些地方跟我们宣府军的情况大同小异,无一例外的全都被拖欠了一两个月,乃是三四个月的军饷。
其中,大同的人多,军中缺粮最为严重。据说已经出现了饿死人的情况。不仅如此,这些军中,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逃兵。”
“什么意思?”杨观光收起凄苦之态,恢复了往日里杀伐果断的一军战将。
朱道光没有理会杨观光的问话,反而继续道:“山东那边的蓟州军,辽东军等,虽然不知道事态如何,但想来应该跟我军大致相同。更别提朝廷当初承诺的赏赐。
不仅如此,末将此行还听到一个消息。朝廷有意让我等边军回到边镇,去防着女真以及蒙古人。”
“返回边镇?那军饷怎么办?没有军饷,我们吃什么,喝什么?”杨观光道。
“朝廷准备先欠着,等到日后朝廷有银子了,一起发放。”
杨观光瞪大了眼睛,“什么叫先欠着?我们是能欠着,可这肚子能欠着么?不发军饷,难不成让我等去喝西北风?”
朱道光没有说话。
杨观光骂了几句,也停了下来,目光再次落在了朱道光的脸上,“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末将的意思很明确。”朱道光抬起头,迎着杨观光的眼神,道,“末将再说,不管此番郭家之事朝廷会不会放过大人,大人到头来都没有好下场。
无非是因兵尽粮绝,被蒙古人女真人所杀,还是因为纵容士卒劫掠,被朝廷所杀仅此而已。
故而,末将在想,既然都是死,大人何不搏一条生路?”
“你的意思是,反?”
“对,就是反。只要我军反了,唇亡齿寒,其他大同,山西,蓟州,乃至辽东的兵丁,纵使不会跟着咱们造反。也必定会作壁上观。
至少在朝廷不给他们补充完钱粮补给之前,他们必然不会出兵。
大人再想想,朝廷会有银子给他们补充钱粮补给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