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不过对宁回舟这话高剑屏还是长了心眼,听出来宁回舟还是愿意支持他的,毕竟他和高实甫是同时代的人了,高实甫没剩多少年了,他的寿元又能悠长到哪里去呢?
当然了,宁回舟依然觉得他和高实甫是对的,只不过他们没有办法组织高剑屏,所以他选择:儿孙自有儿孙福,家长不能一辈子代为掌舵。
就算掌了儿子辈的舵,也在不能去替孙儿掌舵了呀,那成了陆地老神仙了,他可不觉得自己会有那样的福分。
所以与其和高剑屏较劲、费尽口舌地去劝、去争辩,还不如直接从娃娃抓起,把“正道”交给孙儿。
其实他和高实甫早都有所安排,给孙子高向海找的都是大琉球岛上最好的儒士名师,务求让他接受最好的圣贤教育,将来做一个执礼治世的明主。
对此高剑屏并没有反对,他并不否认圣贤之道的大体正确性,他只是觉得圣贤之道并不适用于现世实际,所以必须取舍而吸取。
所以相对应的他要求每月必须要由他这个父亲亲自给儿子上至少一堂课,来给他好好讲讲民国天下,给他说说什么叫辩证取舍,只要这二点能够让高向海深植于心,想必他是不会死读书的。
只可惜几位名师渐渐有些发现,这孩子虽然聪颖非常,但似乎不爱圣贤之书,每每不觉新鲜就将书册放下,反而偷偷读起了匠艺、农技之术书,真是让儒士们无言以对。
这堂堂的高家小少爷,未来的南洋海帮继承人,竟然不思研读圣贤之道,反而去浸淫下流的技艺之学。
他们把“官司”告到了两位老盟主那里,请二老出面劝小少爷,这样下去不通圣贤事小,流于低俗事大啊!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今朝读闲书,明日辙见嘲。
二老对此很重视,家里出了个高剑屏这样的大圣人到还没什么,他只是“不切实际、天马行空”,能力上是没有任何问题,依然可以算是个难得的明主。
可是自己孙儿这么聪颖,却不能用于正道,那这不是造了孽嘛?
他们找来孙子想要好好劝劝他,并且了解一下孙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思。
说实话,最开始的时候他们甚至都考虑过会不会是高剑屏为了和他们对着干所以就教唆儿子故意搞怪不好好读书,但是想了想不太可能。
要说是宁允儿这个阿妈到还有可能出这个主意,但是高剑屏那个圣人菩萨就算有心要搞事也不会那自己儿读书的大事来乱搞。
哪知道当他们问到高向海的时候,得到的回复却是高向海觉得圣人之书多有空泛,不好读,而且自己就是对机关机械、农林技艺之术很感兴趣。
他对祖父和外公说:“既然圣人也认可民是国之本系,而民又以食为天,食以农产为主,人族大兴正是以农为本,无农则人亡,是以为国家天下,不能不重农,如此一来,孙儿钻研农技又有何不妥?
“若是太古时候没有先人钻研农道,哪来后来圣贤著书立说,又何来今日我们大谈天下,食之尚且不保,何能以长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