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第一百七十三章 脂米香浓(1 / 2)

神来过人间 神来芝笔 3680 字 2023-09-12

从潭遥行船,先走苍河,快的话半日可达脂米镇,换船入临江,沿临江往下游再行半日就能到天渡峰了。依此路线所达是天渡峰的南面,从上京方向走京海大运河抵达临津渡,那是天渡峰北面。

原本,此行可在神武村下船,从南面上山,但礼神殿在放假期间,除了临津渡以外,其他入口皆为关闭状态。我们也只能绕道运河,走北路上山了。

一月十一日早上,我们在脂米镇换了江船,不赶时间,昔川君决定带我下船,到镇上吃些早食。

脂米镇,听起来是个小镇,可这码头的气势却不亚于京城的妙江码头。这里,当真只是听起来不大,实际却很大的地方。

脂米镇建有全国最大的平嘉仓,这座位于苍谷平原西北部,始建于郪历十三年的粮仓,是郪国最大的官仓。占地约七百余亩,拥有粮窖五百四十二个,可存放粮食九百余万石,占郪国粮食总量的一半以上。脂米镇及周边产粮地每年十月收割的粮食皆会存于平嘉仓,再由云间府分放到各省官仓。

为了应对饥荒战乱,平嘉仓内有两百个粮窖每年都用新米替换陈米,作为国家的米粮储备。替换下来的陈米会发送到东郊的几百座小型民仓,以供民间流转。

我们乘坐的神河府官船自有官道入港,不必排队。下了船,我跟紧大王子,冥君贴身相随,两人一鬼步入了这座颇有名气的米粮大镇。

此地同我去过的上京,裳家坞,潭遥皆有不同。整座镇子从外到里,房屋环环向内,共有十条环形街道,另有八条主径纵穿而过,指向镇中心的平粮台。

如此规整的城镇并非百姓自建。前朝,这里不是存粮之所,也没有城镇,而是上尊大弟子匙贤带人选址建成。后来,全国各地种粮的能人受三府感召迁居,经两百年传承,脂米镇便成了如今多官少民的官镇。

镇上所居者多半在云间府下属的平粮司落有官职,享受官奉。除了为数不多获云间府批准开设的食府酒楼以外,全镇再无其他纵乐之所。因此,脂米镇的居民喜欢去临近的红石城耍玩,得遇节庆还会行船南下奔赴潭遥。

平粮台位于全镇中心位置,每年开仓放粮以及各种祈雨,种粮,收割的日子,这里都会举行盛大庆典。在平粮台正中央,立有一尊巨型石像,足有五层楼高。

“匙贤。”我绕过石像看着后面的碑文,“这就是圣王上尊的大弟子吗?”

“嗯。”昔川跟上两步,来到我身后,“说起来,此人应该与你颇有渊源。”

“我?”

“你还得记上尊殿里那幅壁画吗?”

“呃,就是把冥君画得奇丑无比那幅?哈哈,那怎么可能忘了。”每每提及冥君短处,我便总是压抑不住内心的窃喜。

幸好,他此刻在大美人怀里,对我动不了手脚。

昔川绕回到正面,仰头指着石像说道,“你看这个人是不是跟壁画上的一位十分相像?”

我跑跳着回到石像前面,仔细端详一番,说实话,凡人的长相除了我这种比较特殊的,其余人落到画里或是雕像里,都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难以分辨。不过,服饰上倒能看出差异。

壁画里的上尊弟子们着装统一,唯有一人与众不同。他身披金银丝鸾鸟朝凤袍,头上顶着浅云色水晶冠,发鬓两侧垂下八十一子玛瑙珠绦,这身装扮隆重至极,竟是比上尊还要高贵许多。此人正是环抱婴孩,将其送入祭火的大弟子匙贤。

眼前这尊石像虽没有颜色,可头顶发冠与壁画一致。

“此人就是当初把我扔进火里的那个凡人?”

哈!可算让祖宗寻到你了,原来你叫匙贤啊。等我回到山上,定让拾得旧梦帮我在万生碑上查寻一番,我倒要看看这个匙贤死后去向哪里,若这辈子能找到他,祖宗多少也得出口火气,把他往火堆里扔上一扔。

心中暗恨恨地盘算,脸上可不能小家子气。我挤着笑眼问道,“昔川君,我不大明白,为何火祭之时,这个大弟子却比老师装扮正式?”

“因为上尊要去山上面见冥君,若冥君见到一个凡人华装丽服而来,一眼看去便会心生戒备。人间正闹灾荒,岂会有人死上山来还穿得这般整洁干净,如此一来,欢期也就很难留下来了。”昔川的解释合情合理。

以冥君那个小心眼儿别说人间闹荒,就是正常年月,见个衣着如此奢华之人,他也会觉得盖了自己风头,大祭司的筹谋还真就难以实现。

“哦,果然还是你们凡人心眼儿多。那大弟子穿成这样又是为何?”

“为了你呀。”昔川君继续说道,“欢期是我们人间择选出来的神童,入火献祭自然不能怠慢,所以送你入火之人当然要身穿礼服,风风光光送你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