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五十六章 心之所向(1 / 2)

神来过人间 神来芝笔 4664 字 2023-09-12

晨起的日光穿透云层,以友好的姿态洒向人间。

已经看不见二人消失在云层深处的身影,只知道昔川君元灵归身之后,精神了许多,不再像先前那般郁结于心。

虽不得亲临,但许多年后,我还是在他记忆中看到了当时双君当凌云顶,俯瞰天下的情景。

冥君牵着他乘风踏云,穿越天际,一直飞到能将整个鸿卢寺尽收眼底方才停了下来。

向下望去,便是那绵延千里,承托着郪国少年梦的第一学府所在。昔川君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有一天能站在这样的高度,以这样的视角看到这熟悉又陌生的天下。

眼前是一派千峰竞秀,万壑争奇。什么层峦叠翠,什么眉黛敛波皆不足以描绘这山水的虚无缥缈之色,幕天席地之气。

京海大运河从南向北,穿过鸿卢寺,仿佛从海中腾起的游龙,沿途星星点点的山峰岛屿皆成了它惊起的朵朵浪花。

鸿卢寺里,春诵夏弦,秋学冬礼。当年好景君须记,恰是青葱岁月时。

以至后来我又活了许久,都未曾在人间见过如当年一般的鸿卢盛景。

远在浩浩云端,昔川君早已看不见船上的自己,之前自以为是的高大碎了一地。

“一直以为自己很聪明,却没想到如此愚蠢,原来不过如蝼蚁一般渺小到不被所见。”

“本君带你上来,看这山水人间,可不想听你妄自菲薄。”此刻收敛了孩子气的冥君又变成了老圣人的样子,“你站在这里能悟到自己身似蝼蚁,就一定能想明白,天下越大众生越小,时间越久生死越淡,而心量越宽则悲喜越浅。无论这世间有多少人经历生死,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人间还是一样的人间。”

“可这一切皆因我而起。”

“你还真敢给自己戴帽子,那染清珏是你生的,还是那冥胎是你所为?”

冥君其实是一个特别爱以少年之态故装老成的神,但有时候把控不好,就会显露本真,表现出稚气的一面,从至高无上的圣者一落千丈跌回孩子模样。

所以,他经常会一板一眼说了前半句,后半句却忽然转了话锋,变了语调。

我猜想这一定是因为他的菩提心记不住许多良言金句,前面一段是为了彰显君威打过草稿说出来的,后面则是顺嘴胡谄。

“不是自己的错就不要硬往身上揽,罪恶的源头是阎崇,而你只不过是揭开罪恶本相的人,却不是罪恶本源。你呢,就好比这太阳,升起之时赶走黑暗,但黑暗却不是你。”

“可日落时黑暗还会回来。”

“第二天你也还会升起,这就是轮回的意义。”

此时此刻,天边的云为了迎接太阳的初升,献出了一条条红色飘带,在天穹上挥舞,像极了人间节日里的喜庆与欢腾。

“世间善恶原本就互融互通,交替存在,对于郡主来说,阎崇是善,对于另外一个女子来说,阎崇便是恶。无法划清界限的善与恶,却成了你的痛苦和自责。”

这时,一片乌云飘过,遮住二人视线,也挡住了即将跃入眼帘的阳光。

“世间的每一个人最应该惧怕的不是出生时的难看,而是死亡时的丑恶。你的老师虽然离开了,但在离开之时他完成了自己善恶的转化,你的坚持为他洗去了一生的丑陋。在那一刻,他的生命就像是眼前的日出,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刻。而此时的你,却被云雾遮目,只看见眼前的黑暗。你可知,拔开这云雾,会是何样妙景?”

冥君说着,扬起衣袖,挥舞长鞭,将眼前的漆黑抽得支离破碎,滚滚流开,远方太阳跃云而出,挟着一身火热,把通体光明投放给大地。

冥君再一次用那杀人灭魂的法器做了一件美妙的事情。

昔川君惊呆于眼前的景象,也将冥君的言语深深纳入心间。他牵起冥君的手,放在心上,眼里含着温暖的晨光,口中竟道出了我听过最美的情话。

“少时,为了寻找一丝能入我心的风,我曾用两年光景行走过世间的山川湖海,却始终未得。不想于今日遇见,这世上最阴凉的风是你,最温暖的风还是你,你的猛烈注定来时携风带雨,让我避无可避。”

我不知道当时冥君是否听懂了这段话中饱含的深意,但多年之后拾得这段记忆时,我仍会在心中感慨万千,那个神以风的姿态来到人间,已经成为这美人的心之所向。

……

在他二人上天的时间里,我只能把船荡到林间,不敢出去撒野,便总要找些趣事来做。昔川君的胎身卧于船上,我何不用归元扇的“睹物思人”看看他的过往。

这当真是一件能够令神兴奋的事。

生者的当世记忆拼合起来比较容易,不似之前上尊记忆那般碎乱。

况且,昔川君十九年的记忆较为单一,大部分时间都耗在鸿卢寺和不往山房,原本以为能看见许多好玩儿的事,谁想到他竟是这么个无趣之人。

五岁入寺,三殿同修,十二出寺,在鸿卢寺每天除了学就是学,基本上就只出现在学堂和行馆,很少去其他地方。

昔川君在礼神殿主修剑门,骁武殿修的是剑道,通文殿学的是治论,这样的修学成长之路一看就是被国王和王后安排好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让他日后身临王位。

昔川君从小到大,无论学什么,皆是天姿过人,十分出众。以至于在所有人心中他都是未来国王的不二人选。

但从记忆中我却感觉到他对这个王位并不在意,因为十二岁学满出寺之后,他没有立刻回京辅政,而是让王叔染沛替他瞒过父王母后,化名寒澈悄悄去了潭遥城,入学不往山房,拜在郪国第一书画大师幻游山人门下,学起了书画。

“画山,却不知山,不晓春花夏雨,秋霜冬雪,山岚雾海,你却如何能把一座山画出灵气?画人,却不识人,不了其脾性喜好,亦不知其身后经年之事,你画出来的人便如同纸帛,没有精魂。”

山人总是批驳昔川的画没有灵气,“世间万物皆有灵,即便是那立身不动看似无情的山石,亦是因为风的有情才被打磨成当下的嶙峋之姿。记住,画人你画的不是人,而是这人背后的故事。画山海你画的亦不是山海,而是藏于山海之中的人间风情。”

“可是老师,弟子仍有一事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