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兄弟齐心,为君父分忧
薛讷吃了一惊,抬头一看,只见六皇子李贤从门外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几名家仆。
李弘瞧见后,皱眉道:“六弟,怎么不通报一声就进来”
李贤嘻嘻一笑,朝薛讷拱手道:“我来得急,就直接闯进来了,薛侍读莫怪。”
薛讷忙道:“不敢。”
李弘道:“六郎,你怎么也出宫了”
李贤走到桌旁,一点也不客气的端起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喝了两口,才说道:“父亲让我来帮你。”
李弘听了后,也不去怀疑,只点了点头。
薛讷忽然道:“六殿下,您刚才说不能去找康国使节,那是为什么”
李贤走到椅子上坐下,笑道:“咱们并未逼着他们纳税,如今他们不肯,咱们上门去问,岂不显得急切”
薛讷听完后,也明白过来。
大唐越是急切,越容易让人起疑心,说不定他们还会觉得,突厥人攻打他们,是大唐在背后主使。
李弘一向知道这个弟弟脑子聪明,问:“六郎,你觉得应该怎么查呢”
李贤道:“阿兄,你可以先让人调查一下康国使节团,咱们再慢慢跟他们玩儿。”
李弘正色道:“这是国家大事,可不是玩闹。”
顿了一下,道:“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只是让谁去查呢”
薛讷进言道:“不如传令内领卫,让他们去调查,他们对外国人的情况最了解!”
李弘道:“也好。”当即派一名内侍前往内领府传令。
李贤准备在薛府一边玩耍,一边等候内领府消息,李弘却道:“六郎,你留在薛府玩吧,我去一趟鸿胪寺。”
李贤吃惊道:“不是说好了先让内领府去查吗还去做什么”
李弘道:“我只是想见见那些外国使节,顺便试探一下康国使节态度,不会打草惊蛇的。”
薛讷忙道:“我也去。”
李贤见此,也只好一起去,谁让他身肩重任呢
鸿胪寺卿戴至德听说太子和六皇子都来了,赶忙出来迎接。
听说太子想见一见昭武九国的使节,当即做出安排。
两刻钟之后,李弘便在鸿胪寺后堂见到了九国使节。
李贤和李弘并坐上首,薛讷则站在李弘身后。
各国使节见大唐太子和皇子突然来见他们,都有些忐忑。
尤其是那位六皇子的眼睛,像刷子一样,在他们身上扫来扫去,谁咳嗽一声,他就要盯着瞧半天。
幸好李弘言辞温和,不拿架子,众使节很快放松下来,听他问起本国情况,都仔细作答。
这一聊就是一个多时辰。
李弘是一位很优秀的听客,听他们说起本国风俗,都会面带微笑的倾听,不时问上一两句话。
各国使节也就越来越放得开了。
一个个争先恐后,在大唐储君面前介绍本国情况,希望给李弘留下好印象。
李贤性子爱动,见无人有肺疾,李弘又跟他们说个没完,就有些坐不住了。
他朝李弘打了声招呼,便离开了后堂,在鸿胪寺闲逛起来。
戴至德派了一名姓郑的主事跟着他,给他做导游。
逛到一片馆舍时,突然瞧见一名胡人手持鞭子,正在抽打一名下人,嘴里骂骂喋喋。
李贤奇道:“那是谁啊,怎么在鸿胪寺如此放肆”
郑主事道:“回殿下,那是康国副使,名叫康那,他只是心情不好罢了,打的也是康国人,殿下无需在意。”
李贤哼道:“那也不行,哪有客人在主人地盘上,如此嚣张跋扈你过去抽他三鞭子,让他长个教训!”
郑主事赶忙道:“殿下,那康副使其实是个挺知趣的人,他女婿还是一名唐人,平时在鸿胪寺都很规矩,只是这次出了点事。”
李贤望着他,道:“你如此替他说话,不会是收了他贿赂吧!”
郑主事吓得脸色一白,差点给他跪下了,苦着脸道:“殿下这是哪里话,下官所言,句句属实啊!”
李贤道:“那你说说,他为何发这么大脾气”
郑主事叹道:“他以前每次来长安时,都是以正使身份,唯独这次,却是副使,故而心中抑郁,这才大发脾气。”
李贤好奇的道:“他怎么突然变成副使了”
郑主事道:“下官也不知。不过听穆国使节说,康那在康国的国相身份,也被这位正使给抢了!”
李贤吃惊道:“这位正使叫什么,他很厉害吗”
郑主事道:“名字叫伊本,下官倒并未在他身上看到什么过人之处。”
李贤道:“莫非他是国王的儿子”
郑主事摇头道:“应该不会,那伊本有四十多岁,康国国王也才五十多岁。”
李贤想了想,又问:“康那跟伊本关系如何”
郑主事道:“不是很好,有一次我还瞧见两人在廊下争吵。”
李贤点了点头。
心想他既然与正使不和,也许能从他嘴里问出点什么,正要朝康那走过去,又转念一想。
“我是大唐皇子,突然接近他,肯定会引起他警戒,还是让薛讷去找他问话,不易打草惊蛇。”
想到此处,朝着鸿胪寺后堂返回。
来到后堂外时,刚好里面也聊完了,各国使节鱼贯从里面走了出来,瞧见他后,纷纷见礼。
李贤进入屋中,发现戴至德还在跟李弘说话,等戴至德也离开后,李贤才问:“兄长,你刚才跟他们聊那么多,可有收获”
李弘道:“倒也并无太大收获,只是那康国使节伊本有点奇怪。”
李贤眨了眨眼,问:“哪里奇怪”
李弘道:“他似乎对康国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唐语也说的很差,也不知康国国王,为何派这样一个人,出使我大唐。”
李贤忙道:“我也有一个发现。”
李弘奇怪道:“你刚才不是出去了吗”
李贤笑道:“我就是在外面发现的呀。”将刚才瞧见康国副使的情况说了。
李弘沉吟片刻,说道:“那就难怪了,这个康国正使应该是康国国王临时指派的,原来的正使变成了副使。”
薛讷皱眉道:“康国国王为何突然换了一个正使呢”
李弘道:“我瞧那康国使节虽不善唐语,身上却有一股傲气,也许他在康国身份很高。”
薛讷道:“出使我大唐的使节,无论在本国官职如何,也不应在殿下您面前托大,我瞧那人很是无礼!”
李贤道:“你们在这里猜一个时辰也没用,不如找人问一下吧。”
李弘道:“找谁”
李贤道:“当然是康国副使了,他与伊本不和,也许能从他嘴里套出些有用的话来。”
李弘想了想,觉得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便道:“薛讷,我和六郎身份不便,就由你去试探一下。”
薛讷领了命。
然而当他来到馆舍找康那时,却扑了个空。
管理馆舍的文吏告诉他,康那刚刚离开了鸿胪寺。
平康坊西街,最繁华的地段,史三郎那座祖传的府邸,依然坐落此处。
这座占地广阔的豪宅,不再不像以前一样气势恢宏,金碧辉煌。
大门被涂成暗灰色,门口的两个大石狮子也被搬走,门外一名守卫也看不到,门口还有不少落叶。
这倒并不是史三郎最近混得不好。
相反,史三郎的生意越做越大,白马商社倒台后,漠北最大的三家商社之一,便有一家是史家商社。
史三郎只是慢慢明白过来,无论他多么有钱,在这长安城内,比他有权有势的人一抓一大把。
就说杜隆,不仅生意比他做得大,还背靠洹水杜氏,去年还不是被秋决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