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臣要弹劾裴行俭!
六月底的最后一日,长安城的天气格外的炎热。
上官仪下衙之后,便命人将宽大舒适的坐榻,搬到后院里,一手抱着一个小女婴,另一只手拿着一本书,看得不亦乐乎。
那小女婴是他刚得的孙女,今年才一岁不到。
不过小家伙却似乎对书本很感兴趣,睁着一双大眼睛,盯着上官仪手中的书发呆。
上官仪一瞟眼瞧见了,微微一笑,将书本挪了一下,那小女婴的目光便跟着挪动。
上官仪十分欢喜,在她胖嘟嘟的脸上亲了一下,笑道:“婉儿也喜欢读书吗”
他硬邦邦的胡须扎的小女婴很不舒服,顿时哇哇大哭起来。
上官仪也不去哄,将书中内容念了出来。
“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谓,譬之防川。”
这一句下来,小女婴似乎被转移了注意力,顿时不哭了。
上官仪又念道:“士相扶为墙,人相扶为王。”
小女婴又挪动着小脑袋,呆呆望着上官仪手中的书。
上官仪点了点头,暗道:“此婴如此好文,以后可当男儿来养,让她熟读四书五经,将来未必没有一番成就。”
便在这时,一名家仆奔了过来,远远便喊道:“阿郎!阿郎!”
上官仪不悦道:“何事如此惊慌”
那家仆道:“中书省谢郎君来了,说有事汇报。”
谢郎君名叫谢公义,是中书省一名主事,也是上官仪的学生。
上官仪深知是朝中出事了,当即将上官婉儿交给一名乳母,迈步朝着书房而去。
来到书房,只见一名青年正在来回踱步,神情焦躁,见上官仪进来,忙拱手道:“老师,庭州传来急报。”递过一张纸。
上官仪接过一看,这是一份手抄的奏疏,看完之后,脸色大变。
原来庭州刺史来报,说突厥人突袭了穆国,破其都城,西域大震,人人自危。
上官仪愤怒的道:“都是裴行俭养虎为患,老夫明日定要在朝会上,向陛下弹劾于他!”
几乎同一时间,长安城三省六部的主官,也都得知了穆国被攻破的消息,纷纷感到震惊。
晚风徐徐,夏蝉高鸣,日升月落,迎来了七月的第一天。
一大清早,群臣便聚在承天门之外,议论纷纷,讨论的都是穆国被灭之事。
穆国是大唐在西域的九大属国之一,距离长安城只有五百里,是九国之中,离大唐最近的一国。
自从西突厥灭亡后,大唐实际控制的领土,向西延伸至碎叶城。
碎叶城与穆国之间的区域,正是被大唐击败的西突厥弩失毕五部聚居地。
这些年来,突厥人休养生息,实力已有所恢复。
草原民族,劫掠是常态,他们自然不敢再劫掠大唐,于是目光盯着西边,频频劫掠靠近他们的穆国、曹国和史国。
因只是小股劫掠,这三个国家也没有第一时间去向大唐禀告此事,只好先去找康国。
康国是昭武九国的老大哥,领土最阔,兵力最强。
只可惜,康国因大食人的谋划,发生过一场动乱,虽在大唐帮助下已经复国,但元气大伤,惹不起突厥人这匹狼。
三国无可奈何,只能带足金银珠宝和礼物,去安西都护府找裴行俭。
谁知,每次去评理,裴行俭都敷衍了事,并不理会,连礼物都不收。
后来他们一打听,才知道弩失毕部中,出来一个厉害人物,名叫阿史那遮匐。
此人是突厥王族出身,担任哥舒阙部酋长,精于骑射,曾一箭双雕,受其他四部酋长敬服。
若非大唐不允许,早被突厥人推为可汗了。
阿史那遮匐不仅在突厥人中很有声望,他还很会做人,对大唐非常恭顺,自改李姓,改名为李遮匐。
西突厥之地,如今被大唐划分为蒙池都督府,下辖十一州,由安西都护府管辖,都督由裴行俭兼任。
西突厥与昭武九国不同,他们是在打了败仗后,才被划分州县,需要每年向大唐上供一定的牛羊牲畜,当做赋税。
还要提供五千名士兵,在安西都护府服役。
李遮匐在这方面,从不打折扣,每年牛羊一只不少,士兵一个不缺。
而且他还经常前往安西都护府,与裴行俭喝酒狩猎,据说两人相互钦佩,私交极佳。
三国得知裴行俭与李遮匐的关系后,只好派遣使节,趁着岁末来长安的时候活动。
这些使节带足金银,在长安四处拜访大唐高官,控诉此事,希望他们能向天可汗进言,约束突厥人。
当时也有一些官员拿了钱,向皇帝上了奏,只可惜奏疏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裴行俭受皇帝信赖,在大唐朝廷内的地位很高,那些收钱的都是中级官员,不敢过于得罪他,见上奏无用,不敢再深究。
两省六部九卿的高官,也不愿因为小事与裴行俭产生嫌隙,于是此事不了了之。
但时间久了,这些朝中高官,还是对裴行俭的行为,暗生不满,只是强行压制罢了。
上官仪便是其中之一。
如今发生这种事,他心中的不满立即爆发,决定趁着今日朔望朝,向皇帝尽述此事。
徐孝德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是为穆国的事不满,当即问道:“上官老弟,你待会不会是打算向圣人上奏,弹劾裴行俭”
上官仪沉声道:“此时再不上奏弹劾,只怕突厥人会成为心腹大患,我既兼任御史大夫的职责,当然要弹劾他!”
徐孝德压低声音,道:“上官老弟,老夫总觉得这事不太对劲,你还是莫要冲动为好。”
上官仪皱眉道:“哪里不对劲”
徐孝德道:“我儿徐齐聃你应该也知道,他调回长安前,就是在安西任职,根据他的观察,裴行俭绝不是无能之人。”
上官仪沉声道:“我知道他的能耐,但有能力之人,往往恃才傲物,自以为是,更容易犯下大错!”
徐孝德又道:“崔知辩这个人,你应该听说过吧。”
上官仪扬了扬眉,道:“他是安西副都护,我自然听过,据说此人治理庭州时,颇有善政,这才被陛下提拔。”
徐孝德道:“根据我儿的说法,崔知辩是个眼里揉不进沙子的人,而且曾弹劾过裴行俭,两人关系并不好。”
“可这几年来,崔知辩从未因此事检举裴行俭,你不觉得奇怪吗”
上官仪哼了一声,道:“也许他也被突厥人收买了,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