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太子献书(2 / 2)

李治问道:“哪个江保傅”

武媚娘道:“就是江燕。”

李治奇道:“江燕不是你身边的尚宫吗”

武媚娘轻轻道:“她年纪大了,主动辞去了尚宫之职,请求担任太平的保傅。自从她担任保傅后,太平倒也乖了不少。”

李治点了点头,问道:“江燕何在。”

站在屏风附近的江燕心中一阵激动,快步上前,敛衽拜礼道:“奴婢拜见陛下。”

李治微笑道:“难得你忠顺勤勉,朕封你为五品郡夫人,望你以后能善加教导公主。”

江燕深吸一口气,道:“奴婢多谢陛下!”

接下来,义阳公主背诵了一首洛神赋,其他皇子也纷纷出列表演才艺。

轮到太子李弘时,他脸上带着几分得色,从袖中取出一个小本子。

“父亲,这是孩儿最近让东宫一帮学士,收集古今文集,一共选录五百篇,编集释义而成的《瑶山玉彩》,请父亲阅览。”

李治微微一愣,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果然收录了很多经典文集。

准确来说,不仅是收录,还将很多经典文集释义解读,将来其他人学习这些经典时,便可参照这本书籍。

这相当于是一本利于治学的重要典籍,虽不是李弘亲手编撰,却也展现出他重学上进的态度。

这就类似于李泰当年编著《括地志》一样。

《瑶山玉彩》作用虽比不上《括地志》,性质却是一样。

李治大为欣喜,道:“今日之才艺,以太子为最佳!”命人传阅下去。

李弘喜道:“多谢父亲赞誉。”

其他嫔妃都对太子这本《瑶山玉彩》大加赞赏,徐槿还作了一首诗词,名为瑶山宴,庆贺皇帝在宴会之上,喜得这本《瑶山玉彩》。

眼瞧着宴会氛围越来越浓,皇后面带微笑,心情极佳,张多海悄悄退到屏风后面。

他刚才忙碌了一阵,出了一身汗。

人胖汗多,他怕身上的汗臭味熏到了武皇后,便嘱咐一名内侍替自己伺候着,悄悄离开临湖殿。

他一路朝着立政殿返回,准备洗个澡,换一身衣服,再过去伺候。

他的屋子位于立政殿东南角,此处是立政殿内侍们的居所,其中最大的一间屋子便是他的。

张多海刚来到门口,便见一名内侍站在他的门外,蹑手蹑脚,一副鬼祟模样。

张多海瞧见那人后,眉毛皱成一团,道:“周志,你怎么又来了”一副嫌弃模样。

那内侍四十多岁,身材高瘦,面色黄蜡,脸上挤出笑容,道:“张少监,小人有事找您。”

张多海哼了一声,推门进入自己屋子,走到桌边坐下,先倒了杯凉茶,自顾喝了起来。

周志来到他身后,殷勤的帮张多海揉捏着肩膀。

张多海一杯茶喝完,又吩咐几名内侍帮他打水进来,才缓缓开口道:“有话就说,我待会还要去临湖殿,伺候皇后殿下。”

周志忙道:“我先伺候您沐浴。”抢着帮忙打水,不一会,便将一个木桶打满了凉水。

张多海脱了衣服,泡入水中,周志拿着布巾和澡豆,帮张多海搓着身子。

张多海舒服的闭着眼睛,道:“说吧,到底什么事”

周志陪笑道:“张少监,我听说奚官局空缺了一个监丞,您看我能不能……”

“我说周志啊,不是我不肯帮你,你得罪的是小吴王,若是让他知道我又提拔你,还不去圣人面前告状”张多海打断道。

周志急道:“张少监,那都多久以前的事了,小吴王肯定忘了我,您就发发慈悲,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一定报答您。”

当年吴王李吉还在宫中为内侍,偷了些纸,被时任太府令监的周志一路好追。

结果恰好碰到了皇帝李治,被狠狠训斥了一顿。

后来李吉被皇帝调到了甘露殿,他周志也因为此事,被王伏胜贬为咸池殿的一个低级内侍。

咸池殿是一座清冷的宫殿,根本见不到皇帝和皇后,更别提晋升了。

如今都过去了八年,他已经都四十多岁的人了,却依然还是咸池殿一个掌钥内侍,心中别提多么苦闷。

他当初是张多海的人,故而总是来找张多海求情。

可李吉如今已被升为亲王,深受皇帝器重,甚至刚才那种级别的家庭宴会,都有资格参加。

张多海哪敢为了一个周志,就得罪李吉

所以周志每次过来,他都敷衍推诿。

张多海叹道:“小祥还不是当年的旧人,小吴王可记得清清楚楚。我看你还是再忍忍,再过个十来年,我再帮你想办法。”

周志急道:“再过十年,我都五十多了呀!”

张多海淡淡道:“那也没办法,只能怪你运道不好。”

周志手上动作一停,道:“您真的不念一点旧情”

张多海冷冷道:“怎么,跟你好好说话,你还威胁起本监来了”

周志忙道:“不,小人不敢。”

张多海道:“那就赶紧出去,以后少再出现在我面前。”拍了拍胖手。

外面顿时走进来两名内侍,伺候张多海沐浴。

周志低着脑袋,眼中闪过阵阵冷光,低沉着声音,道:“张少监,那小人告退了,您多保重。”

张多海理也不理。

周志离开张多海的屋子后,回到咸池殿,推门进入自己的屋子。

这间屋子很小,坐南朝北,光线昏暗。

他走到床底下,摸出一个盒子,打开盒盖子,里面传来“嘶嘶”的声音,盒内竟有一条红色小蛇。

周志将蛇放入袖子里,阴冷冷的道:“张多海,原本想送你一个大功劳,既然你不给我活路,那你也别想过得好!”

迈步离开屋子,朝着立政殿而去,很快来到一处假山附近,抬眼看向西边另一座假山。

只见那座假山附近,另有一名内侍,悄悄盯着立政殿,赫然是王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