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朝堂对质(2 / 2)

这封信呈灰褐色,边缘并不平整,用的是种兽皮,上面还沾着血迹。

字体歪歪扭扭,像是一群蝌蚪。

“这是什么文字”张柬之问。

阿边麻吕道:“这是虾夷字。”

张柬之皱了皱眉,鸿胪寺内,并无官员懂得虾夷字。

阿边麻吕却早有准备,朝留着辫发的靺鞨使节看了过去。

“靺鞨外使,在下没记错的话,你们靺鞨与虾夷曾经联盟对付过肃慎国,你应该出使过虾夷吧”

靺鞨使节略一迟疑,出列道:“不错,本人确实看得懂虾夷文字。”

阿边麻吕遂将信递给了他。

张柬之来到靺鞨使节旁边,仔细审视着他表情。

靺鞨使节看完之后,说道:“书信上所写的内容,确实和倭国使节所说一致。”

张柬之忽然指着其中一处地方,道:“请问靺鞨使节,这几个文字,代表什么”

靺鞨使节道:“士兵。”

张柬之又指了几处地方,靺鞨人都迅速回答,这些词语,也都在阿边麻吕刚才叙述的内容之中。

张柬之暗暗点头,见并无破绽,不再多言。

狄仁杰忽然迈步出列,问道:“阿边外使,我想问一下,那支虾夷人潜藏的那座荒岛,是不是叫黑鲨岛”

阿边麻吕心中一凛,道:“不错,狄寺卿也查到此岛”

狄仁杰并不回答,继续问道:“那些虾夷人是不是因为所带物资不足,曾经派人去过中尖岛,补充饮水和食物”

阿边麻吕皱眉道:“那我就不知道了。”

李治适时问道:“狄卿,你说的中尖岛是什么地方”

狄仁杰朗声道:“回陛下,中尖岛是莱州与百济之间的一座商业岛……”

自开唐以来,莱州与辽东半岛之间,商贸不断发展着。

大唐只禁止商人与高句丽贸易,并不禁止商人与新罗、百济、倭国之间的商贸活动。

商业促进繁荣,在一大片东洋群岛之上,产生很多商业岛。

这些岛屿就像客栈一样,为行船的商人,提供补给。

岛上的商人,来自各个国家,这里没有律法,没有官府。

岛商在利益驱使下,会推举一名岛主,由岛主维持着岛上规则,大家共同赚取财富。

而“中尖岛”便是其中一座商业岛,其岛主是一名虾夷人。

李勣听到此处,迈步出列,问道:“狄寺卿,这名虾夷人,莫非与此事有关”

狄仁杰道:“不错,我从那名虾夷人口中,得到一个重要的信息。”

李勣道:“什么信息”

狄仁杰道:“据那虾夷人说,四月中旬,某个深夜,有一支神秘船队,停在了中尖岛。”

张柬之道:“四月中旬,正是我大唐军士运送军械前往百济的时候,时间上吻合!”

李勣问道:“那支船队有多少人”

狄仁杰道:“根据那虾夷人的说法,船队人不多,大约五六十人,但他们购买的饮水和食物,却非常惊人。”

李勣道:“也就是说,他们背后还有一支更大的队伍。”

阿边麻吕抢着道:“一定就是那帮袭击唐军的虾夷军队!”

李勣突然望着他,道:“阿边外使,你怎么看着有些惊慌啊”

阿边麻吕语气确实有些焦急,因为他脑海中忽然产生一种可怕的念头。

听到李勣问话,他定了定神,勉强一笑,道:“在下哪有惊慌李公说笑了。”

李勣淡淡道:“那就稍安勿躁,听本朝狄寺卿讲完。”

阿边麻吕只好不吭声了,然而心底那股可怕的念头,却越来越强烈了。

狄仁杰继续道:“他们买完东西后,又给了那虾夷人一笔钱,让他不得泄露对方的行踪。”

李治道:“狄卿,别卖关子了,那群人到底是什么人,告诉大家吧”

狄仁杰缓缓道:“根据那虾夷人的说法,他们虽故意装作虾夷人,穿着虾夷人服饰,但身形却非常矮小,这是掩盖不住的。”

阿边麻吕又惊又怒,叫道:“不,不是我们干的,是那虾夷人在撒谎,故意诬陷我倭国!”

李勣用尖锐的目光望着他,森然道:“阿边外使,狄寺卿并没有说是你们,你这是不打自招了吗”

阿边麻吕咬牙道:“本国国民身材略矮,世人皆知。皇帝陛下,虾夷人与我们是世仇,一定是他污蔑我们!”

张柬之道:“按照阿边外使的说法,刚才那封信的事,也可能是你们污蔑虾夷人!”

阿边麻吕急道:“不,那封信是真的,绝无虚假!”

狄仁杰道:“陛下,那名虾夷人此刻就在承天门外,可召他入殿,与阿边外使对质!”

李治道:“准奏。”

少顷,虾夷人来到大殿,朝李治行了一个叩拜礼:“虾夷中郎,拜见大唐皇帝陛下。”唐语竟颇为流利。

狄仁杰道:“虾夷中郎,这里有一封信,是你们大首领虾夷男鹿,写给另一名首领的,你且看一下。阿边外使,把信给他看一下吧。”

阿边麻吕侧头望着虾夷中郎,恰好对方也看了过来,眼中还带着一丝嘲弄的意味。

阿边麻吕此时已经明白过来。

虾夷人这次的计划,一共有两步,第一步是劫掠大唐军械,第二步便是让眼前的虾夷人诬陷倭国。

谁能想到,一向单纯愚蠢的虾夷人,这次竟能想出如此歹毒的连环计

“阿边外使”张柬之冷冷催促道。

阿边麻吕深吸一口气,朝李治道:“皇帝陛下,此人定是虾夷男鹿所派,留在中尖岛,诬陷我倭国!”

李治道:“空口无凭,你让朕如何相信你”

阿边麻吕大声道:“还请陛下再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一定找出更有力的证据,证明是虾夷人所为!”

李勣拱手道:“陛下,此事已拖延太久,若是再等下去,势必让莱州将士心寒!”

李治道:“那依李公之意,该当如何”

李勣沉声道:“应立刻出兵,征讨倭国!”

阿边麻吕急道:“陛下,切勿中了虾夷人的诡计啊!”

李治沉吟不语,似乎颇为犹豫。

狄仁杰道:“陛下,臣倒有一个法子。”

“哦,什么法子”

狄仁杰道:“此案最有力的证据,是那三千军械,倭国若是能在虾夷国找到那些消失的三千军械,那便证明,此事是虾夷人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