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股票市场的回暖让“启明星”此前布局的部分股票开始盈利。以“星辰科技”为例,“启明星”在金融危机初期,以每股20元的价格买入了300万股,共投资6000万。随着市场逐渐复苏,“星辰科技”凭借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突破,股价一路攀升。当股价涨至每股35元时,张峰向李明请示:“李总,‘星辰科技’股价涨势很猛,我们要不要抛售一部分,锁定利润?”
李明思考片刻后回复:“先抛售100万股,落袋为安。剩下的继续持有,根据市场走势再做决定。”张峰按照指示,迅速抛售100万股,获得资金3500万,盈利1500万((35-20)x100万)。
在债券市场,“启明星”此前投资的部分企业债券也迎来了转机。一家名为“宏盛制造”的企业,在政府扶持政策和自身业务调整下,经营状况逐渐好转,其发行的债券价格随之回升。“启明星”此前以100元每张的价格购入了50万张“宏盛制造”债券,共投资5000万。随着企业经营改善,债券价格涨至120元每张。苏然建议:“李总,‘宏盛制造’债券价格回升明显,我们可以考虑卖出了。”李明同意了这一建议,团队抛售债券后获得资金6000万,盈利1000万((120-100)x50万)。
然而,市场的回暖并非一帆风顺,其间也有波折。在投资“康泽生物”和“智趣课堂”后不久,市场出现了短暂的回调,一些投资者信心受挫,纷纷抛售股票。“星辰科技”的股价也受到影响,从每股35元回调至每股30元。张峰有些着急:“李总,‘星辰科技’股价跌了,我们是不是该继续抛售?”
李明冷静分析道:“市场回调是正常现象,‘星辰科技’的基本面并未改变,我们继续持有剩下的200万股。”果然,随着市场信心的恢复,“星辰科技”股价再次上涨,最终稳定在每股40元。此时,“启明星”持有的剩余200万股股票市值达到8000万,相较于最初的成本盈利2000万((40-20)x200万)。
“康泽生物”和“智趣课堂”在“启明星”的支持下,也取得了显着进展。“康泽生物”成功完成了一款罕见病药物的临床试验,即将推向市场;“智趣课堂”则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吸引了更多用户,市场份额持续扩大。这两项投资开始为“启明星”带来积极回报,让团队成员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李明并未满足于此,他深知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他开始关注新兴的绿色能源领域,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绿色能源市场潜力巨大。经过研究,他发现了一家名为“绿能先锋”的企业,这家企业专注于风力发电技术研发与应用,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尽管在金融危机中受到一定冲击,股价从每股50元下跌至每股30元,但李明认为其具备投资价值。
李明计划投入1亿资金,以每股30元的价格买入“绿能先锋”333.33万股(1亿÷30)。张峰在执行买入操作时,由于“绿能先锋”股票交易活跃,股价出现了小幅波动。他先以每股30.5元的价格买入100万股,随后股价上涨至每股31元。张峰等待股价回调,当股价回落到每股30.8元时,继续买入100万股。之后,他把握时机,以每股30.6元的价格完成了剩余133.33万股的买入,最终成功以均价每股30.63元买入333.33万股,共花费1.02亿资金。
在完成对“绿能先锋”的投资后,李明带领团队与企业管理层深入沟通,了解企业发展规划与面临的问题,为后续的合作与支持做好准备。在这场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金融风暴中,“启明星”凭借敏锐洞察力和果断决策,在绝境中开辟出一条破晓之路,而对“绿能先锋”的投资,也将成为他们下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征程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