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回 李显钧连败二将 保江王大战石英(2 / 2)

李显钧说:“鸣金则退,违者杀头,我得走。”说完,飞身上马,急忙归队。石英无奈,也带过自己坐骑,认镫上马,回到寿州城下。

赵匡胤带着群臣下城楼,到城外迎接。石英要大礼参拜,赵匡胤摆手说:“小将军,此地不是讲话之处,到城内再说。”说完,众星捧月一般,前呼后拥进城门,奔帅府。

石英打了胜仗,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全城的百姓都知道了,人们奔走相告。这个说:“有个使锤小将在扬子关战败林文豹,今天在城外银锤对金槊,大战李显钧。这小将真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好汉。快走呀,看看去!”也有的说:“国家将兴,必出良将,国家将亡,必出妖孽。南唐李煜该着国破家亡,出了个妖道于洪。但愿宋主早日平灭南唐,平息战火,一统天下,咱们过几天好日子。”老百姓在道路两旁等着看石英,个个目不转睛,欢迎得胜的英雄。

这时,杨家的五百兵,扬子关的粮台车和李志平的粮车都到了,跟在队伍后边进寿州。君臣来到帅府门外,各自下马,齐到帅堂,赵匡胤居中落座,新来的英雄拜倒堂下,参王拜驾,山呼万岁。赵匡胤说:“众位爱卿,今朝多亏你们来寿州助战,长我国军威,煞南唐士气,功高如日月,恩重似泰山,朕要加封官职。”说完,赵匡胤略加思索,说道:“石英听封!”

“臣子在!”石英急忙跪倒。

“朕封你子袭父爵保国侯!”

“谢主龙恩!”石英站身闪在一旁。

接着赵匡胤封曹金山子袭父爵太原侯。肖升、郁文、花庆祥官复原职;仍镇守扬子关。郁生香和肖引凤三女将替父谢恩。赏三女将彩缎各百匹。郁金豹为镇殿将军,封杨家三兄弟为大宋朝客卿,单等金刀令公杨继业夫妻到了,正式保宋朝,再论功封赏。李志平和曹彬为军中筹集大批粮草有功,每人晋升一级,李志平和曹彬谢恩。然后大摆酒宴,庆贺今天打了胜仗。下边是杀牛宰羊,犒劳远路而来的客队,赏给他们瓶酒方肉,尽欢而饮。

赵匡胤在酒席宴前说:“朕自到寿州以来,屡次败北,许多名将阵亡被俘,何时能抓住妖道于洪和敌帅林文善,为阵亡将士祭灵雪恨,朕纵死也含笑九泉。”

军帅苗从善说:“得胜之日为期不远。听曹金山将军说,高君保请刘金定不日可到,今天又来这么多英雄好汉辅佐,很快胜南唐直捣金陵。”

赵匡胤闻言朗声大笑,笑得痛快,笑得开心。文武群臣也欢天喜地,频频举杯。日色将晚,酒足饭饱,撤下残席,安排石英等人下榻。

次日,刚刚升帐,南唐二路元帅李显钧在城外要阵,指名道姓叫石英出马。石英闻报到帅案前施礼:“陶元帅!末将愿意出城去战李显钧。”

陶三春说:“敌将勇猛异常,妖道于洪诡计多端,小将军你要处处留神,能战则战,打不赢不要勉强。”

“末将记下!”

陶三春从象皮壶抽出大令说道:“郑印、曹金山、石英听令!”

“末将在!”三员将躬身施礼。

“拨给你们三千人到城外去战李显钧,祝你们鞭敲金镫响,齐唱凯歌归。”“遵令!”三员将转身下帐,点队出城。

赵匡胤带军师苗从善和陶三春等人到城头观战。

再说三员小将带兵出城,过护城河到疆场,列开队伍。只见金槊将李显钧正在抖擞威风,石英让郑印、曹金山压住阵脚,自己催马来到李显钧马前。石英说:“姓李的,昨日交战你怯阵了,跑回去不敢出来,今天又来讨二皮脸,咱们怎么打吧?”

李显钧说:“昨天非是我怕你,而是林元帅鸣金收兵,不让再战,俺无奈才回连营。今日咱俩决一死战,不分个强存弱死,真在假亡,决不罢兵。”

石英说:“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谁也不许逃跑,不许鸣金收兵,先逃跑者是狗熊。”

李显钧狡猾地笑道:“我们俩交战,不许别人上来帮忙,这叫单打独斗,一个对一个。”

“行呀!谁要被砸死,算他命短。”

“好!你我各自嘱咐自己的将官和士卒,不许上来助战。”石英不知是计策,点头答应。李显钧接着说:“我要败在你手,拨马离开疆场,隐遁他乡,永不出世;你要败在我手,怎么办呢?”

石英说:“我要被你打败,立即回昆仑山找我师父去,出家当和尚,不保大宋朝。”

“空口无凭,你可敢打赌击掌吗?”“敢。”说完,二人马往前冲,各伸右手,“啪!啪!啪!”三击掌。

李显钧心中暗喜:于洪军师神机妙算,这个娃娃果然上当,动起手来,石英定死无疑。想至此,便说:“石将军,咱们各自回队内,嘱咐手下人不许上阵。”

“好吧!”

石英拨马回到自己队前,冲着郑印等人高喊:“众位弟兄听着,俺石英和丑鬼李显钧打赌击掌,疆场争战,单打独斗,不许任何人帮忙,帮忙就算输,帮忙是打我的脸,我就成了狗熊。所以哪位也不许上阵,哪怕是我受了伤,也不许上去解救,因为人过留名,雁过留音,我真被打伤,怪我经师不到,学艺不高,死也算好汉。你们一上去,我也死了,名声也被败坏,所以千万谁也别上去助阵。我去也!”说完,马奔疆场。

郑印和曹金山听了这番话,心里一翻个,暗替石英害怕:这哪是打仗呀?是送死去!受伤也不许救回来,什么打法?又一想,先别着急,也许李显钧败阵受伤,那边也不许上来救,既然打赌,咱先看看。

这时,李显钓也回到南唐的队前,和军师于洪嘀咕半天,才重返疆场:“哎!石将军,咱俩怎么打?”

石英回答说:“咱俩撒马交锋呗,大战七天七夜,饿了叫军卒送饭,渴了在疆场喝水,困了打个盹睡,咱们黑白天地打。”

李显钧把脑袋摇得跟货郎鼓一样:“不行!不行!战马受不了,昨日把我战马震伤了,今天还没养好,接着在马上交锋,几下子战马就得趴下,太误事。”

石英想了想说:“也对,你有什么好法?”

李显钧说:“今天咱比试步下功夫,各自下马摘盔卸甲,你扔掉大锤,我扔下金槊,我用刀,你用剑,来个刀对剑,好不好?”石英到底是年轻,今年才十五岁又是刚出徒到前敌,不懂得兵不厌诈的实质,他是光会背兵书,没有对敌打仗的经验。

书中交待,李显钧胁下带的是口宝刀,叫劈水斩龙刀,切金断玉,削铁如泥,迎风断草,吹毛立断。石英挎的是一口普通剑,从兵刃上,李显钧就赢了。有那么句话,手巧不如家什妙。另外,昨日马战,金槊对大锤,李显钧穿着盔甲,行动不便,今天要摘盔卸甲,他比昨日身体灵便。石英还不知道其中的奥妙,听说步战来个刀对剑,满口答应,抢先下马,挂好双锤,松开缰绳,照定马的后胯,“啪”打了一掌,那匹千里雪花驹自己回去了。

李显钧也下坐骑,摘盔卸甲,头上用黄绫子包好,打了个象鼻子疙瘩,身穿短靠,腰系大带,把穗头掖好,按燕翅,推崩簧,“呛啷”抽出劈水斩龙刀,来个夜战八方藏刀式立好门户。

石英抽出宝剑,手指剑诀,使了个“恨福来迟”,说了声:“接招!”一个“仙人指路”,宝剑奔李显钧的咽喉。李显钧进步欺身,用刀背磕宝剑,随后一翻腕子,刀刃冲外,刃背冲里,往前推刀,奔石英的前心斩去,这一招叫“拦腰解玉带”。

石英吓一跳,李显钧长的大个子,大胳膊大腿,大手大脚,看着挺笨,行动起来挺灵巧,脚下有根,身体轻便,好深的功夫。常言说,一心不可二用。石英心里犯嘀咕,手慢了点,李显钧的劈水斩龙刀,来个“缠头裹脑”,奔石英砍来。石英吓得打个冷颤,摆剑相还,二人走开行门,跃开步眼,战在一起。

未知二人交战胜负如何,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