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自然清楚朱槐口中所说之事究竟为何,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然后站起身来,慢慢踱步走到朱槐面前。拍了拍朱槐的肩膀安慰道:“蓝玉不是已经替你杀了不少人吗?怎么,这样你还是觉得不解气不成?”
“大伯~您说,您侄孙现在才多大啊?要是被那些个狗东西给惊吓到的话,您就不心痛吗?大伯要依咱说,把他们都拉出来砍了算球。”
朱元璋知道自己的这个侄子杀心比较大,但是他也有他的考量,要是真把这些个读书人都杀了的话,那谁帮他治理国家啊?每个人的出发点不一样,朱元璋是站在皇帝的角度思考,而朱槐则是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思考,不能说朱槐一定就是错的,但是跟手握整个大明的朱元璋相比,那就是不在一个层面上的。
“好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你等会去把蓝玉从诏狱带出来吧!晚上带上你两个媳妇和孩子进宫来,你伯母有点想那两个小家伙了。”皇帝朱元璋摆了摆手,一脸淡然地说道。
到此为止?这怎么可能呢!想让他朱槐咽下这口气、吃这个哑巴亏?门儿都没有!但眼下朱元璋已然发了话,那便不好再明面上去计较此事了,毕竟老朱的面子无论如何都是得给的呀。
朱槐怀揣着满心的不情愿,缓缓步出了皇宫。一出宫门,他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往诏狱,将蓝玉接了出来。随后,他又直奔郑和所在之地而去。
见到郑和时,朱槐也不废话,直截了当地问道:“现在大船建造的情况如何了?应该差不多了吧?”
郑和这段时日以来,几乎整日都泡在工坊之中督造船只。此刻听到朱槐发问,连忙躬身答道:“回公爷,下水测试已过的大船已有五艘之多,其余的仍在紧锣密鼓地建造当中。”
朱槐闻听此言,脸上露出一丝满意之色,微微颔首道:“嗯~如此甚好。既是这般情形,那咱们可得加快速度了。”说罢,他若有所思地摩挲着下巴,似乎在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安排水军上船训练吧!这一块咱也交给你了,咱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训练出最精锐的军队的。”
郑和笔直地站立着,他那宽阔的肩膀仿佛能够扛起千斤重担一般,腰板挺得如同钢铁般坚硬。只见他一脸郑重之色,目光坚定而专注,声音洪亮如钟鸣:“请公爷放心!属下必定不辱使命,保证圆满完成您所交代的任务!”
公爷微微颔首,表示满意,接着又开口问道:“嗯~不知研究院那边对于火器的研究进展如何了?可有什么新的成果?”
郑和连忙躬身答道:“回公爷,依照您所给予的思路和指导,目前研究院正在全力推进燧发枪的研发工作。然而,由于这一技术尚处于实验阶段,所以仍需要不断地测试与改进。不过,请公爷相信,他们定会全力以赴,争取早日让燧发枪投入实际应用,为公爷的大业增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