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北宋仁宗年间,汴梁城繁华热闹,大街小巷人来人往,叫卖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好一片热闹景象。
这日,书生柳玉书带着丫鬟翠儿在街头闲逛。柳玉书生性喜好古玩玉器,在一处不起眼的小摊前,他的目光被一对玉佩吸引住了。这对玉佩造型精美,呈鸳鸯形状,色泽温润,隐隐透着一抹奇异的血色,仿佛有生命一般。
摊主见柳玉书对此玉佩感兴趣,立刻来了精神,眉飞色舞地吹嘘起来:“公子,您这眼光,那真是绝了!这对鸳鸯血玉佩,可不得了哇!据说这玉佩蕴含神秘力量,得之者可保平安富贵,还有可能揭开不为人知的宝藏秘密呢!”
柳玉书心中一动,不过他向来谨慎,拿起玉佩,一边仔细端详,一边带着几分怀疑问道:“老板,你这说辞,听起来玄之又玄呐。这世上真有如此神奇的玉佩?你可别是在哄我,拿些没影的事儿来抬高价格。”
摊主一听,赶忙赌咒发誓,拍着胸脯保证:“公子,我在这汴梁城摆摊多年,向来本本分分,童叟无欺,怎会诓您呢!这玉佩的来历可不简单,是我偶然间从一位落魄贵族手中购得,他千叮咛万嘱咐,说这玉佩有着天大的秘密,千万不能轻易示人呢。我也是看公子您气质不凡,与这玉佩有缘,才拿出来给您瞧瞧。”
柳玉书又将玉佩反复看了几遍,实在是爱不释手,但还是觉得价格有些高,便和摊主讨价还价起来:“老板,你看这玉佩虽好,可你这价格着实不低呀。你再给便宜些,我也不跟你多啰嗦,痛痛快快成交便是。”
摊主假装面露难色,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咬咬牙说道:“公子,我这已经是割肉价了。但看您如此喜欢,得了,就当交个朋友,给个整数,您拿走便是。以后您要是再有什么稀罕物件想买,可还得来照顾我生意。”
柳玉书见摊主松口,心中暗喜,一番商量后,终于达成交易。他满心欢喜地带着这对玉佩,与翠儿回了家。
然而,谁也未曾料到,一场大祸正悄然降临。当晚,柳家一片寂静,柳玉书正在书房读书,忽听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和凄惨的喊叫声。
他心中一惊,赶忙放下书本,起身查看。刚走到门口,就见一群黑衣人手持利刃,在府中四处搜寻着什么,家中的仆人们四处逃窜,惨叫连连。
柳玉书意识到大事不妙,转身想从后门逃走,却被一名黑衣人拦住了去路。“把鸳鸯血玉佩交出来!”黑衣人恶狠狠地说道,声音冰冷得如同寒冬的北风。
柳玉书心中恐惧,但仍强装镇定,大声质问道:“什么玉佩?我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你们到底是什么人,为何擅闯民宅,还持刀行凶?”
黑衣人冷笑一声,“少废话,再不交出来,别怪我们不客气!”说着,手中的利刃晃了晃,闪烁着冰冷的寒光。
柳玉书心中明白,这些人来者不善,自己恐怕在劫难逃,但他仍不愿轻易交出玉佩,“你们这群恶贼,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如此张狂,就不怕王法吗?”黑衣人不再与他废话,挥刀便砍。柳玉书躲避不及,被砍倒在地。
此时,柳玉书的父母听到动静,也从房中赶来。柳父大声喝道:“你们这群恶贼,光天化日之下竟敢行凶!你们就不怕报应吗?”
黑衣人毫不留情,手起刀落,两位老人也倒在了血泊之中。柳母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儿啊!”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凄惨。
丫鬟翠儿在慌乱中,躲在角落里,目睹了这一切。她吓得浑身发抖,大气都不敢出,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