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兴盛与否老百姓说了算(2 / 2)

当她见到玉米和辣椒,她就想自己的山庄也种一些玉米,辣椒,还有那个土豆她也非常喜欢吃,她也想种一些。

听小姑姑说她想种些玉米,辣椒,还有土豆,张龙给了她一些玉米种,辣椒种,土豆山庄上没有,张龙承诺小姑姑,回家后给她一些。

李海成亲后的第三日,一家四口来到大河山庄,李远父子和顾中翁婿俩,四人凑在一起商量玉米和辣椒的事。

四人商议后决定,玉米的事就按张龙说的办,辣椒的种子,李远运一些回京城,剩下的全部留在平阳府。

平阳府明年开春,就大力推广辣椒,留下来的辣椒种,全部免费提供给老百姓,产出来的辣椒,醉仙楼负责全部收购。

大河山庄上的辣椒,李远全部买走,用于醉仙楼炒菜用。

张龙这次给朝廷的两种高产粮食,对于整个大乾来说功盖千秋,李远直言他会禀明陛下,具体怎么奖赏张龙,还得看陛下的意思。

对于什么奖赏之类的,张龙不感兴趣,他的眼里只有民生。

一个国家兴盛与否,强大与否,富裕与否,都不是当权者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

老百姓才是大乾,真正当家做主的人,不是皇帝师兄,也不是景家,更不是朝廷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

要说大乾强大,富裕,兴盛,只有让老百姓日子过好,朝廷才有资格说大乾强大了,兴盛了,富裕了!

大乾的老百姓目前还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状态,就更别说其他的需求了!

在这种情况下,谈大乾兴盛,富裕,强大等,在他看来有些讽刺,也非常可笑。

李远夫妇在山庄上待了一日,第二天一大早,李远夫妇直接回了府城,他们打算去趟柳家后,星夜兼程赶回京城。

李远走的时候,带着张龙给的玉米种子,辣椒种子,还有张龙写的种植玉米和辣椒的方法。

土豆他已经发往京城,现在已经在运输途中,算算时间,他还没回到京城,估计陛下就已经收到了土豆。

李海听了他爹的话,把手上不是太重要的政务,全部丢给下属去做,他只负责县衙重要的政务,立竿见影的效果,令他很是欣喜。

修路的银子,粮草他已经筹备好,之所以筹备的这么快,这还得益于知府大人!

清河县的富商们,都给知府大人面子,也非常信任知府大人,他们听说这是知府大人的政令,大家抢着出银子,出粮草。

这样的结果,令李海有些意外,同时也对知府大人的执政能力,非常佩服。

土豆他已经领着人种植好,他只需要安排人手,打理好土豆就行,他现在轻松得很。

清河县的粮种份额,李海早就运回清河县妥善保存。

他们夫妻在山庄上,一直住到其他三个县的县令,领着人来大河山庄领粮种,小夫妻才回县城……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