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前朝的旧例,这样的双生子,若是皇后所生必然只能留一个.
自己如今是郡王,按照皇家传统,另外一个孩子必然不能存在.
到那时,最好的结果是过继去到其他宗氏。
胤祺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莺儿,之前福晋准备好的行李都装到车上,给福晋穿戴齐全,注意保暖,车上多准备些棉被,爷出去一趟,咱们立即启程"。
"爷,您这是"?
五阿哥摆了摆手:"皇阿玛早就准了爷去宁夏镇守″。
“只因为马上过年,福晋又快生了,这才不得不留下,眼下却顾不了那么多,等爷去给太后额娘。辞行,咱们就出发"。
莺儿:"嗻,奴婢听爷的″。
*
也只有苏酒不知晓皇家不能有双生子的存在。
皆是因为民间的双生子多数有残疾,民间逐渐妖魔化,双生子一般是不吉之兆。
再加上皇位竞争,双生子一母所出,在胎体中营养不良,多数只能活一个,更是妖孽的传言沸沸扬扬.*
*
慈宁宫
太后最近也有些无聊。
皇上与太子闹别扭,整个后宫都沉寂了下来,妃子们也没有心情来慈宁宫说笑。
这让爱热闹的太后很是孤单.
胤祺突然到来,让太后高兴不已.
"儿子给皇玛嬷请安"。
太后招了招手:"安安安,快起来,怎么瞧着又瘦了?脸色也不好,这是怎么了"?
胤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求皇玛嬷怜悯孙儿年近20多才有两子,实在是不舍得舍弃其中一个,求皇玛嬷救一救您的曾孙,孙儿感激不尽″。
太后凝重地问道:"你是说他塔喇氏生了两个小阿哥"。
"回皇玛嬷正是如此"。
胤祺磕了一个头又道:"如今朝中已经提议废太子。
这个关头,孙儿实在是不敢赌,年前皇阿玛便准许孙儿去往宁夏。
只是孙儿惦记着福晋预产期到,这才拖到现在,孙儿想马上就走"。
太后叹了一口:"你是个好孩子,此次哀家准了,你这就带着你媳妇出发吧"。
苏嬷嬷在太后的示意下给了五阿哥一个令牌.
这是太后独有的令牌,可以随意出宫,外面的侍卫并不敢阻拦。
太后又问道:"你母妃可知晓"?
胤祺:"孙儿已经截下了消息,那几个接生嬷嬷还扣在孙儿的阿哥所"。
太后:"事不宜迟你快出发,至于你母妃那里,哀家会给她传讯,那几个接生嬷嬷也带去宁夏伺候,苏嬷嬷你亲自去一趟阿哥所,帮着他塔喇氏查补缺漏,务必将知情人都带去宁夏"。
"是,老奴这就去办"。
*
胤祺行事迅速,两个婴儿因为苏酒用木系异能梳理过的缘故,靠着母亲的怀中很快就睡着。
屋内收拾东西的声音并没有将婴儿惊醒。
"老奴给五福晋请安,奴婢会协助五福晋收拾,即刻出宫"。
苏酒到现在还没弄明白到底出了什么事?
"爷,何事如此慌张?还要避出宫外"。
胤祺坐在马车上,将苏酒揽到怀中,怜惜的亲吻了一下苏酒的额头。
"这是皇室的秘闻,福晋不知也很正常,皇家是不允许双生子出生的,最近的矛头都对准了太子,双生子出生,妖孽降临,国朝必有妖孽,爷怕他们拿孩子做矛头"。
"竟有此事"?
"爷只是区区郡王而已,我们的孩儿又不是皇子,这有什么关系"?
……
大概百度了一下有这么一个说法,本文设定是双生儿子不是吉兆。
[畸形胎儿的出现加深了歧视的思想。在《清史稿·灾异志》的记录中,还是有很多畸形胎儿的记录。对于双胞胎或多胎分娩,胎儿畸形的可能性更大,这也似乎也直接坐实了“多生必有妖”的愚昧观念。
历史背景的严峻制约,清代医疗条件和医疗资源的严重短缺以及多胎生育的出现,基本上代表了出生母亲的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将多生视为灾异也属情理之中,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人们只能找到心理上的安慰,并且只能通过鬼神来将多生的婴儿处理。
在客观历史背景的约束下,这种对双胞胎或多胞胎的歧视和极端态度虽然情有可原,但是国家层面的负面例子,极端文人甚至是畸形的胎儿所提供的荒谬的风俗传承。导致太多值得庆贺之双生、多生情况变成了一幕幕悲剧。]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