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替张居正平反(2 / 2)

邹元标是万历年间的老臣,早年因为看不惯张居正夺情之事,故意顶撞当时名声大震的张首辅。

然后就被打断腿回到老家了。

后来张居正倒台,他也没少出力,按理说这事应该就完了。

打断自己腿的仇人倒台了,大仇也报了。

张居正被掘坟鞭尸泄恨,他全家被饿死在府里,这基本算是报复的天花板了。

可邹元标过了三十多年后,看到群臣之间的明争暗斗,针锋相对,国家被搞得乌烟瘴气。

他又后悔了,回想起万历中兴的年代,那时候百姓的生活要比现在好太多了。

于是在天启二年向朱由校请求平反,这件事本来就不是张居正的错。

所以平反也十分的顺利,百官也不会太过于阻拦。

朱由检知道张居正真正恢复名誉时是崇祯十三年。

离现在还有十年呢。

张居正的改革可比自己的改革要厉害的多。

对官员有一条鞭,对土地有丈量土地,连官员出门都被限制的一清二楚。

其厉害程度不亚于后世的八项规定。

而且张居正也看到了商税给国家带来的好处,他搞了一个农商税。

每年光是地方给朝廷的就多达一千万两白银,是足银。

那时候皇帝不上朝,官员不上班,没有人折腾老百姓。

民间吃喝玩乐,说拉弹唱,应有尽有,老百姓身上又没有压力。

更别提房贷车贷了,也没有天灾,人祸又被张居正压着。

可谓是最好的十几年。

如果真的要比,整个历史王朝上能比过张相的还真没有。

诸葛亮都比不过。

“邹大人,你,你这是在干什么,陛下,邹御史今年七十八了,有时候说胡话,您别怪他。”

他身后一名官员向皇帝请罪。

毕竟人家都快八十了,曾经叱刹风云的严嵩八十岁还糊涂了呢。

立碑,这种打神宗皇帝,打朝廷脸的举动,怎么能随便说出口。

应该是上书才行。

邹元标脸上全是老年斑,他双眼浑浊,只看到一个模糊的人影朝自己走来。

迷迷糊糊中,冰凉的老手有了热气。

仔细看那人的衣服,竟然是衮龙袍,这是陛下。

朱由检拉着他:“邹元标,你知道朕为什么把你提到左都御史的位置吗?”

“回陛下,老臣不知,但老臣知道陛下这么做一定有您的道理。”

“说得好啊哈哈。”

朱由检搀扶着他:“你是四朝老臣了,年轻时就敢仗义执言,顶撞名相,如今你虽身有残疾,却志不残。”

“说明朕的眼光是对的,你配的人左都御史。”

“张居正可还有后人否?”

礼部杨嗣昌拱手作揖:“回陛下,旁支倒还有,不过当初为了躲祸,已经逃到了西域等国。”

“那就把他们找回来,委以重任。”

朱由检又接着说道:“传旨,既日起,全国允许为张居正立碑,同时将张居正纳入大明英雄行忠堂。”

“享受世人供奉。”

臣子死后如果能进太庙,那是真的厉害,可张居正的尸骨早就荡然无存。

想要入太庙毫无意义。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