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灭魏 转发这个秦始皇来避灾~(2 / 2)

仿佛攒簇而微小的光芒,不知其最终能否燎原。

由于对抗蝗灾卓有成效,民间的秦国百姓还特地、把君主本人的名号,当作是祭拜的对象……供奉了起来。

曾经蝗灾来供奉的蝗神是旱魃,如今更多的是拜老祖宗本人啦!

嬴政:“……”

倒也不必如此过分的热情。

夏安夷安慰对方:“可能大家的本意,不是说你是蝗神——而是转发这个秦始皇,能让蝗虫退退退的意思啦。”

“心理战术也是一种战术啦,能凝聚大家的意志,一起来抗灾。”

“你把自己当作幸运锦鲤来看待,是不是感觉好一点了?”

嬴政:“……”

很早之前他就想告诫对方,没事别随便安慰人了。每次安慰了还不如不安慰。

就在她以为按照先前的风格作风,对方会嗤之以鼻或是口中说着要砍始作俑者时,只见嬴政心平气和地开口:“这些百姓。”

“倒是极为有趣。”

在这次蝗灾后拜他的模式虽然怪怪的,但百姓还是极为尊崇和重礼的,是在发自内心地感谢他。

而不是之前有些后世学子那种的,拜他只为了考试不挂,转发起来连香都不舍得掏。

他早就看透她们的本质了!

总是突如其来、被内涵的夏安夷:“……”

她这不是当面拜了嘛,还要香做什么,让中间商赚差价吗?

不过往好处想,老祖宗也在潜移默化地变化嘛。尤其是在改变水攻大梁后,口是心非中的实际变化愈发明显了。

被百姓自发拿来转发,哦不是拜一拜退散蝗虫,居然也没生气地治罪,还能淡淡地说一句他们有趣?

当然也有可能是其它君主没这个待遇,所以老祖宗备感愉悦。

不管如何,这都是好的变化呀!

也许这也是系统绑定对方的初衷,不仅仅是给对方剧透开大搞事业、顺便便宜后世学生不用学英语的目的。

而另一边,在被秦军围城后的魏国,原本还试图挣扎一二。

却没想到突如其来的蝗灾,简直是遮天蔽日地到来。原本今年的收成便不好,魏国百姓所寄托的希望便瞬间破灭了。

在城中混乱、饥饿的时分,魏人意外地发现旁边的秦国,有一套完整的、能够较好抵抗蝗灾的法子。

魏国百姓:“……”

他们把凝视的目光,投向了誓死不肯投降的魏国君王和将领。

听说其它诸侯国,派人去秦国学习治蝗的法子,那秦王政和朝臣们也并未阻拦,皆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如今只有魏国这里在肆虐了!

而秦、魏两军虽然对峙在城外,但并非固若金汤般死守。尤其在嬴政特意地“暗示”下,对于大梁城中潜逃出来的百姓,都进行了一定的帮助。

比如教教治蝗法啊,或者接济一二。

魏国的军队也不敢抓这些潜逃的百姓,毕竟军中的粮食也快支撑不住了。

只是在两国显而易见的对比下,别说是本就民心有点涣散的百姓了,连军中都开始出现些微的动摇,不比先前誓死守城的士气。

所有的暗流涌动,在天灾和生死面前,逐渐汇聚成为了一股不可撼动的力量。

数天后,魏王假出城投降,秦国不费兵卒便攻魏成功。

【魏王效仿古时微子启投降周武王的礼仪,肉坦自缚而牵羊把茅,膝行至王贲马车前三稽首,并以秦之臣自居。】

历史上的魏国是在水攻墙塌、伤亡惨重后自主投降的,如今是出于蝗灾和被围城的双重打击,而看到涣散的民心后,决定了投降。

过程虽然不一样,走向和出发点倒是极为相似。

夏安夷露出微微复杂的神色:“早知有今天,这魏王假会不会后悔,之前轻信了离间计而除掉了信陵君?”

嬴政以手支颐,淡淡道:“信陵君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人之力罢了。”

他难道会治蝗或是升级兵器吗?或者怎么不干掉魏王假、自己上位呢?

归根到底,还是不够强大罢了,所以才中了区区离间计,而使魏国在最快的速度内分崩离析。再加上天灾的打击,从而败给了秦军。

如今韩、赵、魏已灭,偌大的版图上,剩下了北上避风头的燕国势力,南边较强的楚国和东边较远的齐国了。

嬴政先清点了下自己的国库,嗯靠着小部分粮仓多余的粮、出售给魏国百姓后,又赚了一笔。

真好啊!

想必过不了多久,就能打剩下这三国了。

而且虽然被赚了钱,但魏国向来富庶并不缺钱,粮食也并未高价出售,却能解燃眉之急。原先的魏国百姓瞬间感动得眼泪哗啦。

这秦王政真是大好人啊!而且自始至终都没出兵造成伤亡。

怎么不早点攻打魏国,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呢?要早知道魏王只会内斗、干不了实事,他们就打开城门喜迎秦军了呢!

卑微投降、试图以苦肉计赢得魏人同情和支持、以后找机会再复国的魏王:“??”

这跟想象的不太一样啊。

他是不是白忙活一场了?早知道这般,就不效仿古投降礼,想要蒙骗对方来卧薪尝胆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