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同样五谷不分的人,四目相对着。
罕见的沉默里,她有些拿不准地解释:“就是一种可以保暖的东西?”
地膜是覆盖在作物或田埂上的,使用的材料比较现代化,也不知古代能否进行复刻或参照一二。
说到保暖后,她又想到了“搭建大棚”这样一条措施。毕竟其原理同地膜类似,都是采用遮蔽的方法,来进行保暖。
嬴政淡淡道:“听上去倒是极为有用。”
只是实行起来有些困难。若是将方法传授给平民,也不一定能寻到合适的保暖材料,也不可能一时之间大面积地推广。
田埂有那么多,有些庶民连衣裳都勉强,自然目前顾不上田间的作物。
这些好的点子只能记录下来,需要漫长的时间之后,再去实施了。
夏安夷思索了下:“要不然,让公输他们多研究珍妮机?等棉花大面积能推广后,织棉布的效率也提升了,说不定有希望。”
至少发生大雪灾时能用上一二,救救急:“不过不能久盖,会把作物闷死或者变质的。”
好像有点近墨者黑,她居然学会了对方的资本家作风。
要不然,让对方给公输逊他们也放放假?
嬴政似带点无语:“你莫非以为,百姓都像你一样五谷不分,连这些常识都没有?”
对方居然还好意思说她,这不反驳一下都不行:“那你认识吗?”
老祖宗沉默了会儿,如实道:“不认识,但为了朕的大秦帝国,以后学习一二、也并非不可。”
所以五谷、到底是哪些呢?
【同时雪后应及时排湿,对于积雪进行清除或是排水,以防止其将种子或是禾苗的根部泡烂。】
【对于冻死的幼苗或是种子,应及时进行清除和补种,并针对气候种植适宜的作物,以降低其受到的天气的影响。】
这几条倒是极为可行,他便一一记录了下来。
根据《孟子·告子》中的记载,先秦时期的五谷,指的便是黍、粟、麦、稻和大豆。
而往往秦人种植作物时,将不同的作物划分开来,在不同的区域土地里栽种不同的作物。因此常常土地在特定的时节,会空缺出来。
嬴政淡定评价:“若非土地不够,朕也不会急着打另外几国。”
资源就这么点,强者自然会主动争取,而弱者才等着新制度的分配。
夏安夷委婉提醒对方:“话不能说得这么难听,你要跟其它诸侯国们说,你是惋惜他们不懂得如何发展农业。”
“所以来……特地帮助他们。”
嬴政漆眉微动:“确实,你虽说话有时也很难听——但比起那些朝臣们,还是好了不少的。”
不请她来公关,似乎有点损失。
【此外,农业上还可以采取轮作和间作的措施,来调节土壤的肥力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比如小麦与水稻的种植时间并不一样,豆科作物与禾谷类作物可以轮作,理论上可以做到一年两熟。】
嬴政注视着光幕里“一年两熟”几个字,神色似极为重视。
夏安夷一边写题,一边同对方唠嗑着:“听说先秦比我们这里,气候要更温暖些,这些作物应该多少都能种点。”
“越往南边,作物收获的时期就越短。两广地区……也就是岭南那边,日后可以做到两年三熟、甚至一年三熟。”
嬴政于是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她以为对方又要吐槽或是发表高见了,就听他语气不明着道:“如此说来,南方倒是好地方啊。”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
长江以南的地方,素来较为落后而民风……彪悍开放,其它几国作为西周以来的贵族,就比较端着、而瞧不上对方。
没想到竟如此富饶,有发展的巨大潜力。
将先前对于农业发展的措施一一写下后,嬴政盯着地图许久,仿佛在盯一堆绿油油的韭菜。
当然身为韭菜的楚国也不简单,攻秦之战最早跑路,极为狡猾。只能待北边的战事结束,才能集中攻打对方。
真可惜,目前还吃不上稻米,只能轮作点麦和粟。
嬴政以手支颐:“不知朕若是提出,想跟楚国进行合作,朝堂上的昌平君等人可会有意向?”
似是学到了她公关的精髓,他又补充:“朕的初衷是,两国能双赢。”
夏安夷:“……”
对方说这话的时候,要是收敛下看韭菜的神情,那就更好了。
况且这话要是从别人口中说出,可能还有可信度。从老祖宗口中的话……被坑惯了的臣子们,那肯定是不会相信的。
嬴政听到她的评价后,勉为其难地掀了下眼:“罢了,那就日后再说。”
粮食这般重要之物楚国自然不乐意合作,那便日后明抢好了。
他梳理完知识点和要做的事,合上笔记准备睡了。在此之前还不忘“好心般”提醒了下:“听说晚睡不利于长高。”
上下打量她一番后,对方轻哂:“也不知你们后世学子,日日作业写到那么晚。”
“有没有朕的剑来得高。”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