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眉梢微动:“你连春申君都知道,先前竟然不知道昭襄王?”
她暗暗吐槽这带着阻碍的口音,想了想又补充:“知道春申君是因为我看过,他跟宣太后的故事改编的剧。”
“芈月传里提到过……”
热心八卦的话语还没说完,就被对方无情地打断:“朕的曾曾祖母,不叫芈月。”
夏安夷:“……”
对哦,芈八子的名字没有记载,连同整部剧都是后人编出来的呢。
嬴政轻嗤了声:“前有年长朕几十岁的寡妇清,后有比宣太后小几十岁的春申君,你们后世是、只认识这几个人吗?”
对方拿笔戳她:“少看点此无内涵的东西,多背背你那历史课本,以免日后考试混淆了。”
夏安夷:“……”
可能是被嘲习惯了,她居然有些感动,对方这忠言逆耳的行为!
片刻后,嬴政注视着光幕里的文字,目光盯住“一度将秦国打至险地”。他漆眉蹙了下,吁出口气来:“竟会如此?”
虽然做好了合纵攻秦不容易对付的准备,但他看到这、还是有些不满。
好在后边的局势不错【之后秦将王翦先袭最远来的楚军,楚军闻知而逃,四国联军也退去。其后一直没有再发生大规模的战斗,直到前229年。】
嬴政露出赞许的神色:“王翦身为老将,果然不同凡响。”
夏安夷侧眸思索了下。
她一边思索,一边又瞅对付几眼,于是引起了对方的注意:“有何事?”
似是表面开口问她在想什么,实际在说、没事、别瞅他的模样。
她沉吟了下,还是决定提一下:“你未来,好像会得罪王翦……”
那句著名的“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是出自哪次战争的典故来着?
作为一个吃瓜群众,她只关心过对方找王翦“撒娇”这件事,还没来得及把秦灭六国详细的故事了解透。
【在攻楚的战争中,秦始皇曾问老将王翦需要多少兵力,对方回答需要六十万,被说老了变得胆怯了。】
【秦始皇轻信李信后派其出兵,结果大败。王翦称病辞职,于是秦始皇亲自探访对方,问将军这是不要我了吗,最终王翦回来率军大败了楚国。】
啊,原来是秦楚之战啊。
搜索时刷到解析的视频,还采用了夸张的语调,进行调侃。
【自古真是会撒娇的皇帝最好命啊~没想到传闻中铁面无情的秦始皇,也有这样的一面,王翦身为老将还挺吃这一套。】
嬴政:“……”
他拨弄两下手里的笔,发出来自灵魂深处的疑问:“此记载难道不是说明,朕及时知错、厚待老将,一派君臣和谐的气氛吗?”
什么叫会撒娇的皇帝最好命?
这些后世人不妨听听,他们说的是人话嘛。
夏安夷诚恳地道:“但是你确实说这句话了呀,可以看得出来秦军确实吃了个不小的亏,连夜上门安抚王翦呢。”
相比与对方那一言不合就干的曾爷爷和白起的关系,老祖宗在用人上,显得兼容并包、进退有余多了。
其实跟传统的阴晴不定而多疑的形象,是有着一定出入的。
嬴政提笔写下对王翦的肯定、还需多历练李信等人后。见今日的课堂开始讲冶铁炼钢,发觉真是来的是时候,能解燃眉之急。
毕竟要打几国的军队,兵器的水平得提升个等级。
【现代工业生产所冶炼的铁,根据含碳量分为生铁和钢,大部分采用高炉炼铁和还原法。先将铁矿石还原为生铁,再进行炼钢。】
夏安夷跟着对方一起捋清,钢和生铁的区别,以及二者的使用范围。
虽然时不时互相吐槽,但是对方能帮她检查化学式,她能给对方提提意见,怎么不能叫双赢呢?
只见老祖宗本人对这些,极为感兴趣。转身下令将徐福等人召来,好好研究一下如何冶铁炼钢,来升级秦国的兵器。
【作为原料的铁矿石,一般可按照河流碎石法,来勘察河谷、山沟以及山坡上的碎石。找到铁矿碎块后,便可逆山坡而上寻找原生铁矿体。】
【以及还有辨别其是否优质的方法……】
徐福好久没来上课了,平时都默默研究冶炼着火药的各成分,因为一人之力拖累了同门打工,而为人更加低调了。
他学了光幕上的知识后,便邀功道:“陛下,先前臣勘探时确实有这样的发现。郑国开挖水渠之处,便有这样类似的情况。”
这些山谷中,很有可能便藏有这样的“优质铁矿石”。
徐福等着对方夸自己。
结果嬴政应声后,派他和郑国一起挖渠和挖铁矿石。顺便还贴心地问:“你二人可怕冷?可否需朕分发棉衣给你们?”
徐福:“……”
看对方的语气,应该不只是真诚地、想要好心送大棉袄给他们的意思。
是敲打他们、天冷也不要借口懈怠一二的意思。
他始终没想明白,自己跟郑国那个间谍比起来,究竟何时得罪了对方?在被坑了一把炸炉后,留在秦国勤恳打工,始终不见对方放他走。
徐福低眉顺目地退了退,随后瞥到对方案几上露出的纸张边角,密匝的文字全是不知名的记载。
他自然不敢偷窥君王之物,很快地打算移开眼神。
只是每个人对自己的名字,都格外熟稔敏感。因此徐福在注意到,自己的名字浮现在那露出的边角后。
没忍住,又多看了眼。
名字后面跟着一排叉叉,虽不明白这个符号,但也看不出是什么好的意思,尤其还连打了好几个。
他目光微惊,又瞥了眼,然后看到后面的注释——徐福者,未来会以长生不老骗术相骗,忽悠画饼之方士。
徐福:“?”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