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水稻 教政哥抱他自己大腿(2 / 2)

【那么在农业开发的进展中,我们也要关注其可持续发展。】

【比如刚刚提到的,发展林、园为主的综合农业地带。由于黄土疏松再加上流水侵蚀,为避免水土流失,应加固植被。】

【因此可以进行适当的退耕还林,退田还湖。】

一经老师的点拨,她便反应过来:“你看,使劲逮着一样东西薅,会不利于它的可持续发展。”

嬴政对于她的马后炮行为,没什么表情。

考虑到对方不懂现代词语,夏安夷换了个说法:“你们那儿,是不是动不动就打仗来着?如果一直战火连绵下去……”

“如果一直不停地运转着,不休养生息的话,总会精疲力尽的啊。”

她还记得之前历史课讲过,秦统一六国后,就处于这样的状态。全凭秦始皇本人的威望和手段撑着,整个帝国危机四伏。

还没来得及转型,他就倒下了。

而对于原定的秦二世,即扶苏和之后的规划,一直有各种推测和假设,但也找不到理论支撑。

所以没有胡亥那个蠢货上位,也不知能否避免大厦将倾的局面。

嬴政望着先前写下的,“可持续发展”几个字,神色不明。

虽然不了解其意,但他能从后世夫子的前言后语中,推断出一二。

无非便是不能过分压榨田地和农民,要给他们休息残喘的时机,对待人和自然都是如此。

他唇角的弧度,似嘲非嘲:“田地都不够分的情况下,又何来休养生息的说法?”

夏安夷想了想刚刚的话语,确实有点不食肉糜的感觉。

她转换了下说法:“可持续发展的意思是,兼顾眼前和长远的共同利益嘛,又没说不要眼前的利益。”

“是指不能过分榨取,毕竟土地承载力有限嘛。”

嬴政掀眼:“原来是诡辩之言。”

闻言,她有些乐不可支的:“你是不是每次杠不过我的时候,就只会骂我是诡辩呢?”

由于常常被他怼得哑口无言,偶尔占上风几次,就显得极为快乐。

她继续道:“老师的意思是,不过分压榨田地,保持适土地还肥和休耕就行啊。”

同现代较严重的水土流失相比,古代应当问题不大。更多在于缺乏还肥和休耕,容易使田地贫瘠,而收成下降。

至于种树之类的,可以先不管嘛。

嬴政提笔写了几句,但备注的是“酌情考虑”,将其放在较后面。

然后又听到对方道:“其实,土地不够分,可能是因为生产力不够?”

夏安夷一边写着地理大题,一边发散思维:“要是单位面积产量上去了,这些就能实现了吧?”

他神色不由微动。

能将一亩地的粮食产量提升,这对于历代君主都是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受制于自然条件,很难有重大突破。

【此外,在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方面,还可以写发展机械化农业,或者改良引进新品种。】

【这种建议类的题目,大家不必拘泥于一个方面。但是一定要具体到可以落实,而不是空泛地套用书上的话。】

只见光幕里所播放的,是相关的视频。镜头自高空俯视而下,展现的是茂密偌大的田埂上,是行进的机械收割机,以极快的速度行进着。

【随着现代化机械应用于农业,农业的效率不断提高,对于人力的要求逐渐下降。】

【此外,除了先前的杂交水稻,近年来我们还培育出了,耐盐碱的海水稻,能够在更恶劣的环境中生长;以及还在培育的沙漠水稻……】

【这些远远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夏安夷瞥了眼,看到APP里的团子小人,果然露出了沉思惊艳的眼神。

嬴政先前听到的先进技术,比如四大发明,后世的朝代并没有发挥出其实力,不由有些恨铁

不成钢的感觉。

反而是物理课和化学课常常提到“西方”,不仅利用好了那四大发明,还经历了“工业革命”之类的变革,成功弯道超车。

嬴政蹙了下眉。

所以看不上那些有些类似“白蛮”的西方,但他在听课之后,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忌惮。

如今终于听到后世人,有东西能超越对方,不由露出满意的神色。

看来不成器的后人,还是崛起了一回。

夏安夷听了他的想法后,表示抗议:“我们很多东西,都比西方那些家伙强好不好。”

“而且跟飞船导弹比起来,杂交水稻能让无数人摆脱饥饿,意义更深远啊。”

嬴政看着自己的笔记,微微陷入沉思。

各种农具、水利修建、田地规划还在准备中,现在又多了更多的内容。比如机械化收割和杂交水稻,听着也很不错的样子。

这么一看,压力有点大啊。

夏安夷看到对方记下这些,顿了顿,觉得有必要先提醒一下对方:“你们秦国所处的位置,不适合大规模种水稻哎。”

“水稻一般种在南方,需要雨热同期和精耕细作。”

嬴政拿出先前的地图,若有所思:“似乎是这样。”

她掰手指算了算时间,对方若是真跟秦始皇同一辈,那按照他这个年纪,战国七雄还处于并列的阶段。

夏安夷不由开玩笑:“种水稻的话,得等把楚国和百越打下啊。那里说不定还有棉花,可以作保暖的衣物,一石二鸟。”

她展开了奇思妙想:“那你都已经知道历史的剧透了,那应该能找到政哥吧?”

“抱大腿呀,赶紧的,别自己闭门造车。”

“真是没有眼力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