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业把李蓁蓁送回家之后,按照谢言之的要求,仔细检查了家里的门窗和厨房。
确定没有任何安全隐患后,搬上铺盖,拿着手电筒骑自行车离开。
手电筒炽白的灯光在漫长的夜色中开辟出了一方小天地。
张建业不疾不徐骑车在路上。
送李蓁蓁回来之前,谢言之已经睡着,暂时不会醒过来,他可以不用那么着急。
神经高度紧张了一整天,来来回回地跑也在不断消耗他的体力,到现在才有片刻轻松。
自行车悠悠在路面行驶,街道上空空荡荡,路面上只有张建业一个人。
他缓慢骑着自行车,思绪若飞雪般不断发散。
思考着他未来的计划。
拿下外城大楼是必须的,到时候还要和谢言之商量商量招工买三轮车的事情。
只要签订下这单,他们往后会轻松许多。
明天他再具体和李蓁蓁商量商量时间,两个人在白天轮流照顾谢言之。
双方都有生意正在进行当中,谁也不能松开。
不可能一个人全天候在医院陪谢言之,而且照顾不能下床挪动的病人有诸多不便,请人来照顾是绝对不行的。
张建业想两个人在来医院的时间一定要错开,他早上可以早些离开走街串巷去卖二手门窗。
早上的服装店人流量不会太大,星期天和平时的人流量也不相同,灵活调整。
他从早上回来之后,可以来医院,那时候大概十来点,李蓁蓁再去服装店,等到下午来接替他。
黑夜漫漫无边无际,街道上只有一方光亮龋龋独行。
三个人都在为彼此的未来做出规划与努力。
无论前方再怎么艰辛困苦,谁也没有想过要放弃。
*
心里一直惦记着谢言之的伤,李蓁蓁晚上没有睡好觉,早上四点多就醒了过来。
屋外黑蒙蒙的一片,世界宛若一幅只有浓墨晕染的画。
李蓁蓁穿好衣服,打了凉水来洗脸。
冰凉的水接触到面上皮肤的那刻,李蓁蓁的意识清醒到了极点。
往日冬天,都是谢言之提前在灶台上温好热水,等到她下床洗脸的时候,水温刚刚合适。
今天她起来的早,特殊情况,用凉水洗脸是让大脑恢复清醒最快速的办法。
家里因着谢言之张建业和江诚三人体力工作的缘故,肉是每天都有的。
冬天温度低,蔬菜和肉类储存时间长,李蓁蓁买的也多。
她将储存的虾和猪肉全部拿了出来。
谢言之刚动完手术,需要吃高蛋白的食物促进伤口愈合。
张建业这几天也最是辛苦,必须要好好补补。
她也要做些好消化的粥,熬的时间长久些,易于谢言之吸收。
起来的早,李蓁蓁也没有磨蹭,手脚麻利开始做饭。
瘦肉粥放在锅上熬着,李蓁蓁清洗干净手,腾出时间来记下自己今天要去菜市场买的菜。
豆浆,最好有牛奶,坚果,鸡肉鱼肉……
李蓁蓁在一点点记录着。
她和谢言之两个人是双向奔赴的爱情,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付出。
冬天太阳出来的晚,李蓁蓁只熬了粥,清洗了肉菜,处理了处理虾。
剩下的等到出发前再炒菜。
菜不比粥可以一直温在锅灶上,菜放凉了再热一热味道和营养上会受到影响。
李蓁蓁列举完自己要去菜市场购买的菜品之后,翻开新的一页纸,开始计划自己今天要做的事情。
她来莲花湾五个多月了,不再需要依靠地图走路。
自己就可以在脑海中规划出最短的路线。
提前计划好,节省出来时间,也好让张建业出去忙自己的生意。
现在这种情况,路上多花费一秒的时间都是浪费。
服装店具体的开店日期还没定,本来说的是来找周大妈和自己一起去找老一辈人算算,算出来个黄道吉日。
周大妈从前家里有成分,也有钱,生活条件好,信的也就多了。
李蓁蓁原先是打算借周大妈家里的老黄历本看一看的,根据黄历挑选个黄道吉日。
哪曾想,周大妈直接说要带她去找老一辈的先生算一算。
那位老先生也是有本事的人,曾经那么动乱的年代,他这一行业格外招人注意。
尽管如此,他还是保全了自己,没有坠入那些是是非非。
重来一世,李蓁蓁比任何人都相信这些。
所以在周大妈提起这位能力非凡的老先生时候,李蓁蓁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想要找人看风水,绝对不能自己去大街上随便找个摆摊的,必须要熟人介绍才能信任。
熟人只是熟悉也不行,必须要万分信任。不然就会遇到杀熟的现象。
对于周大妈,她是百分百的信任。
这是来到海城后,给他们诸多帮助的人。
李蓁蓁没什么不放心的。
她手上的笔尖在纸张上晕染出了大滴墨珠,面露为难。
纠结今天要不要去见那位老先生。
服装店的开业时间,她不想要往后推迟。
虽说制衣厂做的衣服哪怕是放置到明年春天,也还是不过时,往后几年也不会。
但是李蓁蓁仍然是不希望自己的手上积压衣服。
哪儿哪儿都需要钱,捉襟见肘。
谢言之还受了伤,家里用钱的地方多,积压一件衣服也是有成本投入的。
李蓁蓁挪开笔尖的时候,墨珠晕透了几页纸。
她今天还是要去,必须去见那位老先生,服装店能有多快开业就有多快。
开业后她时间也自由,中午能够早早关店做饭去医院,下午晚些时间再开门,下午再早点收工。
一天的时间加起来能有四五个小时也能赚到钱,至少比什么也不做,一味往后推迟要强。
早上送完饭就让张建业离开,暂时还没有开业,不过制衣厂那边的衣服都能够给她送到家里,前几天她一直在厂里盯着,工人也都越做越好。
即使现在不去盯着也不妨碍什么事情。
衣服送到家里,她可以请周大爷周大妈帮忙收一下。
没开业这几天,她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照顾谢言之,也让张建业轻松轻松。
计划好要做的事情,李蓁蓁算着时间才开始炒菜。
饭菜全部做好后,天边泛起了青白的颜色,视线内不再是漆黑茫茫一片。
李蓁蓁拿出来饭盒,没着急打包,洗干净手先去了隔壁找周大妈借自行车。
年纪大的人醒的都早,两家住在隔壁,李蓁蓁是一直都知道的。
别看天还没亮,周大妈和周大爷两人早早就起床了。
不是忙活屋子里的家具就睡倒腾院子里的花花草草。
周大妈爱花,周大爷每天醒来都会去外边看院子里的那些花花草草
纵然天还没亮,也习惯了打着灯去看看花。
上了年纪他们没有那么多的觉能睡,起来总手要给自己找些事情做。
“蓁蓁,这是咋了。”在院子里赏花的周大爷,听见李蓁蓁的拍门声音就走了过去。
昨天夜里,隔壁院里来回开门的声音他们都听见了。
大晚上的,隔壁还是头一次发出这样的动静。
晚上没什么事情都是不外出的。
不是周大爷周大妈半夜不睡觉盯着隔壁院子,他们是被声音吵醒了。
开门的吱呀声音吵醒了浅眠的两个人。
家里只有他们夫妻两个,哪怕是在睡觉的时候,也保持了两分警醒。
如今又是大早上来找他们,肯定是隔壁出了什么事情。
周大妈在屋里听见动静也小跑走了出来。
“没啥大事儿,就是我想借辆自行车出去,家里车骑出去了。”说完李蓁蓁又看向周大妈,“姨,等到下午咱俩去见那位老先生,我最近比较忙,家里如果有制衣厂送来的衣服,您帮我收一收。”
这就是厂里有人的好处,旁的还需要自己去制衣厂拿衣服,她却是可以直接送来。
“好,放心吧,蓁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