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历六十五年夏,楚国内外陷入一片混乱,静安王楚昀于陵江兵变,集结西南督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大楚南部大片疆土,大楚第三任皇帝楚旭出兵八万暂时将静安王叛军拦截于南部鹿野原。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地区,叛军退一步,便是退回南部,再进一步又是直指大楚最核心的中州地区。
威远侯临危受命,率兵迎战,然而其决策失误,延误战机,于鹿野原大败而归,数万士兵被俘,叛军士气高涨,竟一鼓作气接连从威远侯手中拿下中州三城,兵临梧州城下。
威远侯退至梧州,一旦攻破梧州,那么静安王便有机会挥军上京,威远侯自知此番失误无可挽回,为了逃避罪责,他竟主动打开梧州城门,迎静安王楚昀入主梧州。
消息传到上京时,三伏天炎热的大殿里,朝臣们心头一片冰凉,惶然无措的气氛在殿中蔓延开,让人窒息。他们再也顾不上楚旭心中对沈长风的不满,纷纷上书让楚旭召回沈长风,由沈长风率兵回击静安王。
“陛下!眼下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梧州已经落入楚昀手中,再越过嘉定山一路背上就再无关卡,可谓是畅通无阻!”
“是啊陛下!如今唯有沈将军足以击败楚昀!陛下,大局为重!”
“陛下……”
“陛下……”
楚旭颓然坐于龙椅上,这个他渴望了无数年的位子从没让他觉得坐在上面这么难熬过!
沈长风!沈长风!
明明他才是皇帝,这些人却让他去求一个拥兵自重的臣子!最让楚旭难以接受的,这竟然真的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为了保住大楚江山不落入楚昀手中,他只能去求沈长风!
楚旭紧抓着龙椅扶手,目光暗沉,下首的大臣们个个面色凝重,好似真的在为楚旭的皇位担心,但楚旭心中清楚,他们并没有那么害怕。
和流民叛乱不一样,楚昀也是名正言顺的皇子,甚至楚昀的生母当年还比楚旭的生母得宠的多,他的母家乃是中州底蕴极深的苏氏。当初在众皇子夺位之争中,看好楚昀的大有人在,若不是楚旭兵行险招,和大夏那位合作,楚昀绝对是下一任大楚皇帝。
正因为名正言顺,所以楚昀攻破南部才这般轻易,对于百姓和地方官员来说,皇帝是谁并没有那么重要,反正他们都姓楚,都是楚家人,那便没什么分别,害怕死亡的百姓往往不用楚昀击溃便主动投诚。楚昀这一路北上,所俘之城并未发生较大的动乱,一旦投降,他便更换当地驻军,其余百姓生活照旧,所以他们对这场叛乱并没有什么仇视之心。
上京里,楚旭继位不足三年,根基不稳,再加上他心胸狭窄,脾气古怪,是个难伺候的皇帝,又因为他对世家大族态度不明,京中百官自然对他也不是都服气的,若楚昀真的能攻入上京,恐怕有不少人就敢向楚昀投诚!
“陛下!皇后娘娘正在皇觉寺,不如陛下派人接回娘娘,由娘娘亲笔写信送往西北,届时沈将军看见娘娘的亲笔信定然会带大军回京支援!”
“……”
吵闹不休的大殿上因为这句话陷入了一片死寂,不是所有大臣都听到沈明月出现在西北的风声的,说话的朝臣品阶不高,平常在楚旭面前也说不上什么话,这次想必是真心担忧楚旭的皇位难保,这才出声谏言,但没想到消息闭塞的自己捅了个篓子。
李相李正元意味不明地看了眼说错话的臣子,沈明月若是回来,宫里还有她女儿的地位吗?之前皇帝对沈明月冷淡,可这次为了像沈长风求助,他一定不敢冷待沈明月。
不过如今女儿怀胎在身,不论如何,陛下的长子都会出生在他李正元女儿的肚子里!
楚旭这时候倒是平静了下来,也没有表示不满,只看似疲惫地挥了挥手,“朕心中自有计较,诸位爱卿回去后多加管束亲族,倘若让朕发现有京官私通叛军……”
这话只说了一半,他扫了众臣一眼,威胁之意浓厚。
“退朝!”
随着太监尖利的嗓音,楚旭站起身拂袖离开,他话中未尽之意所有朝臣都听明白了,一些心思有所浮动的官员们心中一惊,是啊,楚旭现在可仍旧是大楚皇帝,虽然南部失陷于叛军之手,但中州仍旧数十万将士驻守,现在就押宝,为时过早……
回到后殿的楚旭远不如他表现出来的那般平静,贴身侍候的张公公为他磨了墨,楚旭却久久不曾落笔。
“你说,皇后生朕的气是不是和后宫中诸多女子有关?如果朕只爱护她一人,是不是……”
张公公心中一颤,陛下这是后悔了啊,只是他一个没根的男人也能看出皇后娘娘自大婚后对皇上就毫无一丝情谊,即便是陛下后来又纳了淑贵妃和其他宫妃,娘娘都没有任何表示,也从不让妃子们去向她请安。
按照张公公的看法,他是觉得皇后对陛下恐怕是真的无心无意,但在楚旭面前他当然不能这么说,伴君如伴虎啊!
“陛下,老臣虽然不懂娘娘的心,但这天下任何一个女子应该都无法不为陛下独宠而动心吧?”张公公小心觑着楚旭的脸色,见他神色放松下来,就知道自己没说错,至于楚旭怎么做那他就管不着了。
楚旭沉吟片刻,“当初是朕待她不够好,成亲不久就迎了李相之女入宫,她对朕有怨是应该的,如今不愿意回来,朕也不和她计较,只要沈长风班师回朝,她回到后宫中,那这些前尘往事朕就一笔勾销。”
说到这里,楚旭想起了什么,“淑贵妃的身子怎么样了?”
张公公垂首道:“淑贵妃娘娘自从被诊出有孕后就一直闭门不出,太医每隔半月就去诊平安脉,娘娘的身子十分康健,一定能给陛下诞育健健康康的小皇子。”
“不,”楚旭搁下笔,神色冷漠,他在信纸上落笔,淡淡道:“朕的长子必须是明月所出。”
他在信中对沈明月示弱,情真意切,不仅保证沈明月回来之后他遣散后宫,还答应将他和沈明月的孩子一出世就立为太子,但尽管字字深情,楚旭的眼中仍旧一片冰凉,甚至还刚刚决定要杀死自己未出世的孩子。
楚旭才不过一十有六,尚且年轻,他的妃子那么多,并不差这一个孩子,日后明月回宫要遣散后妃,但等明月有孕他再纳新妃也不迟,况且李正元最近心思浮动,只怕是早有异心,他绝不允许长子的母家来自李氏,否则李相挟幼子登基也不是不可能。
“淑贵妃孕育皇儿有功,你安排几个细心奴才去她宫里伺候,再从内库选一些她喜欢的东西送去吧。”楚旭看了垂首而立的张公公一眼,他知道这个跟了他许久的大太监会明白怎么做。
“是。”张公公手心发凉,连头也不敢抬,静悄悄退出去了。
楚旭不要这个孩子,可是淑贵妃这段时间严防死守就是担心别的妃子对她的孩子下手,可若是皇帝亲自动手,她又如何防范呢?只是没想到楚旭心狠至此,为了对沈家示好,连自己的亲生骨肉也不放过,这样冷情冷性的人,对他们这等奴婢恐怕更是不当人看,哪怕是伺候他这么久的自己,也得不到任何特殊……
张公公退下后,房内只剩楚旭一人,他望着已经写好的数封陈情信,目光沉沉。
之前的问罪诏书发往西北后便石沉大海,就连去传旨的太监都没回来,楚旭只能从他在西北沈家军安插的眼线那里得到沈长风的动向。但沈长风在抗击夏军,倒还不必把心思放在他那边,只是楚昀大军压境,让楚旭坐立不安。
每一天的战报都好像把楚旭的五脏六腑放在火上烤一般难捱,楚昀这个反贼怎么敢!
只要能除去楚昀,就算是暂时要对沈长风委曲求全,他也在所不惜!
一封封信被装入信封,姨夫亲启、表妹亲启这些字隐入其中,禁卫军八百里加急,快马送信。
楚旭一边在中州调兵,将叛军压在梧州,一边翘首等待他的皇后归来。
楚旭并没有想过沈长风和沈明月看到信后不为所动这个可能,他们答应过会保护自己的,这也是他那卑微可怜的生母唯一的用处了,那个无能的女人至少还有个感情甚笃并嫁给了沈长风的妹妹,有这样的关系,他不信最是重情重义的沈长风会不管他。
……
此时的云阙,沈家军攻破石门关后与夏军数次交战,均取得上风,夺回云阙七州,夏军被赶到了离夏边境最近的剩下五州。
大夏皇帝得知云阙失利后,派出了翘勇善战的七皇子领援兵出征。数万夏军增援后,云阙战场陷入了焦灼中,不少云阙百姓逃往西陵,
凉州知府程明达领着人手在安抚百姓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蓝岚被李文光调去跟着程明达,两人通力合作成功让惶惶不安的云阙百姓在西陵安了家,而留在云阙的百姓大多都聚到了已经被沈家军夺回的七州。
云阙沧州城内,沈家军刚刚攻破城门不久,军队入驻后发现城中被匆忙逃走的夏军洗劫一空,程明达和蓝岚便带着大批粮食分发给百姓们,百姓们有吃有喝,沈家军秩序森严,沈长风严禁将士劫掠百姓,所以城中很快就安定下来,甚至有种回家了的安心。
虽说夏军占领云阙后为了不被人诟病,对云阙百姓倒也没有随意打杀,但是军队那些粗人看中了百姓们的东西直接拿走也是常事,粮草不够就压榨百姓,整个云阙都被夏军当成了提供给前线士兵军备的地方,这就导致云阙百姓这几年也只是勉强能糊口罢了,想要安心过日子却是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