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陛下,根据西厂禀报,山地营驻扎在了海盐。”
李德全说道。
“海盐?”
大乾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有些不解:“朕不是让他在杭州重开市舶司嘛。
怎么跑去海盐了。”
海盐距离杭州,可是有一段距离呢。
而且名义上,海盐可不归杭州管辖。
要说倭寇闹得最凶的地方。
莫过于宁波及周边地区。
实际上,那几个地区,也是公认的,走私最为猖獗的地方。
“不知道,这可能是汗王的安排吧。”
李德全道。
大乾皇帝摆了摆手:“无所谓了,反正这事交给他去办了,能不能办成,就看他的了。
当然了,要是办不成,也就罢了。
对了,工部那边催办的船只,怎么样了?”
说起这个,大乾皇帝就想起来了。
毕竟这可是事关海外寻找宝种的事情。
可是十分重要的。
李德全闻言,顿时整个人额头冒出冷汗。
大乾皇帝自然也是关注到了李德全的变化,当即脸色一沉:“怎么回事?”
李德全赶忙回答:“老奴也不知啊,工部那边造船进度十分缓慢,似乎是说....说什么多年未曾制造大船了,导致建造难度很高。”
“放屁!”
大乾皇帝一拍御案,当即怒道:“你派人去给工部尚书传话,倘若是今年之内,造不好下南洋的船,就滚回去养老!”
“老奴遵命!”
.....................
黑毒山。
顾余正在给顾修展示着自己从工部那边抄来的所有有关于船只的资料。
顾修看完之后,也是大吃一惊。
他还以为大乾自立国开始,就进行海禁。
这关于船只的资料应该很少才对。
可是不曾想,居然如此的完整。
“十四弟,你是不是在想,为什么我大乾立国便海禁。”
顾余一笑,道:“可是造船资料还这么牛!
实际上啊,这些都是前朝的经验,前朝海上贸易十分发达,对于建造大船,也是十分有经验的。
只不过,因为大乾刚刚立国时,海上海盗十分的猖獗,而又因大战的原因,许多原本的起义军,纷纷转头出海,当起了海盗。
不得已,太祖这才下令,海禁的。”
顾修点点头,大乾的历史很复杂,顾修也不是很清楚。
但是有一点,大乾似乎与前世的大明有一些相似。
只不过,大乾的开国君王,并非是靠一个碗发家的。
而是一个道士。
这也是为什么道教在大乾国内如此兴盛的原因。
当然了,经过好几代。
朝廷也知道,太过提升道教地位,对于统治不是好事。
故而,也就形成了现在这个情况。
民间的百姓,十分推崇道教。
“工人的话,我也已经派我东宫的人去办了,应该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找到一些可以建造船只的人了。”
顾余一笑,道:“就以咱们这情况,工薪那么高,还怕会没有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