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你怎么干小孩干的活(1 / 2)

第346章你怎么干小孩干的活

这场暴风雨,从凌晨一直到第二天深夜才有所减缓。

李长乐觉得那天凌晨那阵风雨就像是预演,从那阵风暴过后,最多休整两三个小时又是一阵暴风雨。

第三天一早,李长乐起来见雨已经停了,风势已经小了不少,忙着去海边看潮水,刚走出院坝就被李二哥叫住,哥俩一起朝海边走。

首航回来后,一晃就六七天没出海了,兄弟俩都有点着急。

走到海滩,只见海水没过大水坑,已经涨到礁石堆的位置,白的海浪打着卷、咆哮着撞击在礁石上,发出雷鸣般的吼声。

“哥,看这风势,大船明天应该能出去。”

“等阿爸来,看看天气预报是怎么说的”

“回吧!”李长乐转身往回走。

兄弟俩走到路口就看到急匆匆的走来的李父,他一见两人就说:“天气预报说,明天就能出海作业。

吃过饭我们就去把倒伏了的稻谷收回来,再不收,该发芽了。”

李长乐家四个人,一共才一亩多稻田,兄弟几个的加上父母的一共也才六七亩,倒伏了的有两亩多,这么多人,一天时间都不用就能收完。

爷仨到家,陈永威也来了,“哥,今天收稻谷么”

“要!得把两亩倒伏了的先收回来,你也把家什拿上,到时候顺便把你那两分地也收了。”

“那我回去把箩筐什么的都准备好。”陈永威说罢急匆匆的走了。

一家子吃过饭,周若楠带着孩子去学校上学,李母婆媳几个拿着镰刀出门割谷子,李长乐爷几个去老宅收拾箩筐、双人打稻机。

拉着板车出来,陈永威也挑着箩筐从弄巷里出来了,一行人风风火火的朝长塘走。

一路过去有不少村民,挑着拉着收割稻谷的农具朝稻田走。

李家靠近村里那几块稻田里面,倒伏的稻谷已经扶起来,用稻草捆扎在一起,再等一个礼拜收割。

出村后,只见大片大片的稻谷被风吹倒,贴在地上,就像铺了一层黄绿色的地毯。

大伙儿一边叹气一边收割,有的大声议论,说今年减产这么多,公粮是不是也该减免一些

有的又说,大家一起去请陈会计去镇上找干部说说这事。

李长乐几人到自家稻田边,见稻田里的积水还很多,一脚踩下去,淤泥顿时没过脚背。

李母婆媳几个弓着腰站在稻田里,顺着稻谷倒伏的方向,左手将稻根以上的部位抓在手里,握住镰刀的右手将刀口压在稻根顺势一割,一把稻谷就割倒在手。

婆媳几个将割下来的稻杆拿起,小心翼翼、轻手轻脚的,生怕一用力,就将本就不多的稻粒给震落了。

李长乐几人一到,先将割倒的稻子抱起来腾出一处,能容下打稻机的空地。

这种打稻机是由一个长方形的敞木稻桶,机架、踏板、脱粒滚筒、篷罩、接谷斗等组成。

双人打稻机一般两人同时使用,如果抓握稻杆的力量不够,会连人带禾被拖到高速滚动的轮圈内,所以脱粒的活儿只能是成人来做。

李长乐记得这台打稻机,还是分田到户后,他家跟李三叔家合伙买的,还了三百多块,李母念叨了好久。

将打稻机从板车上抬下来安放好后,李父和李大哥就忙着割谷子去了,李二哥和陈永威抱起一把稻禾,披开后用双手按紧,抬脚踏在脚踏上,将稻杆凑到滚筒上,用力踩动脚踏。

打稻机内装着齿轮的滚筒快速飞转起来,饱满的稻谷一粒粒从稻禾上脱落下来,两人双手交替用力,将稻禾放在滚筒上翻来覆去的脱粒。

直到握住的稻杆就剩下一把稻草了,才放下抱起另一把稻谷继续脱粒。

几人忙得热火朝天之际,头上贴了块纱布的王老扁,挑着地笼从盐碱地那边走了过来。

“阿乐老大,你这壮劳力,怎么干起小孩子干的活了”

李长乐看了一眼他脑袋上的纱布,“家里劳力多,只留了这个空位给我。”

王老扁羡慕的看着在稻田里忙碌的几人,“还是你家好,兄弟几个都是壮劳力,干什么都轻松热闹。”

“干活就得人多才热闹!”李二哥笑道,“咋又把地笼挑回来了,潮水还没退下去啊”

王老扁摇头,“早得很,下午能退下去都是好的。”

隔壁稻田的村民看了看他脑袋,“老扁,被鱼砸了的脑袋还没好啊”

“还没好呢!”王老扁摸摸纱布笑道,“运道还算不错,没被石头鱼砸中。”

“老扁,下次别那么着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