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行省交易(2 / 2)

现在连镇海市的人口,都还滞留在沿海一带。

从镇海市那里接手的资源,除了最昂贵稀少的那一部分,已经通过空中运输运回了农家小院。

剩下绝大多数。

甚至都还未从摇摇欲坠的镇海市避难所里搬出来。

苏武暂时没有能力,再去转运萧江行省的人口。

不过,随着快速的消化镇海市的资源。

这种局面很快就会改变。

4月5日。

镇海市所在地。

原本冻结一切的冰层,不知道何时已经碎裂成了无数的浮冰。

与海水混合一起。

在暴风中形成翻涌的浪潮。

偶尔透过那涌动的海水和浮冰。

还能看到其深处,会浮现出一缕缕微弱的红光。

那是来自海底的岩浆散发的光芒。

此时此刻。

位于海底的镇海市避难所。

几乎有大半,都已经被岩浆所包围。

并时不时的就会遭受到一阵,烈度高到肉眼可见的地震侵袭。

然而,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

早已经撕裂成两半的避难所主体,却奇迹般的没有进一步解体。

甚至都还在一如既往的。

以不逊色于最初的超高效率,将存储在那里面的物资。

源源不断的运输出去。

“燃油快要掏空了。”

“其它资源大概还有1亿吨左右没有转移,感觉就像是基本没动一样。”

看着滞留在镇海市避难所的物资统计数据。

苏武既有些惊叹于燃油的惊人运输速度,又对剩余物资的转移感到头痛。

不过,看起来转移的很慢。

实际上。

在六条海底通道的地铁列车,以及穿行在第7条海底通道公路上的货车,共同转运下。

整整一天下来。

已经将1200万吨以上的物资,输送到了海岸线那边。

这个惊人的物资数量。

几乎都快要赶上苏武过去在宽江流域一带,搜刮的所有资源总和。

之所以还会有进度缓慢的感受。

纯粹只是因为对比镇海市本身,那过于夸张的物资库存量带来的错觉。

所谓1200万吨的物资。

也不过才相当于堪堪抹掉那亿吨资源的零头而已。

当然,这仅仅只是从数量上来看。

考虑到已经将价值较高的物资,都优先打包运走。

从价值方面计算。

苏武实际上已经将镇海市一半以上的家当弄到了手中。

各种高端的机械造物。

在这批高价值物资的支援下。

都即将迎来一次大规模的增长。

“有了这批资源。”

“商队列车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100支以上。”

“六代战机也可以再扩产100架,让总数量达到500架以上。”

苏武稍微估算了一下。

这其中,商队列车暂且不提。

之所以只增加100架六代战机。

不是资源不够,而是苏武认为,500架六代战机暂时已经足够使用。

他需要留下足够的资源。

等到不久以后。

第七代战机在实验室中诞生出来。

再继续大规模的量产七代战机。

“而且和六代战机不同。”

“七代战机的技术,已经可以用来尝试制作更大型的近地轨道飞行器空天母舰。”

“虽然用七代战机技术制造的空天母舰。”

“机动性和战斗力都存疑。”

“但至少在单纯的运输方面,却可以肯定能带来跨时代的改变。”

“到时候,说不定就能真正做到,汇聚全球的资源,来建设农家小院。”

展望这方面的科技发展。

苏武忍不住生出了一种前路即将海阔天空的明朗。

再继续将目光转移到全息地图上,临海避难所那里。

随着苏武分出200支商队列车返回江河市,一次性带走400万人。

临海避难所周边。

也彻底从熙熙攘攘中,回到了过去空无一人的状态。

只剩下大量的机器人和无人工程车辆。

还在冒着严寒,无声无息的处理着从镇海市那边输送过来的物资。

一支商队列车。

极限状态下可以运载4万人。

但这种状态,太过挑战人类的生理极限。

尤其是在长途运输中,很容易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

因此,在目前这种看起来不算太过紧急的情况下。

苏武选择了削减一半的承运人口。

留下缓冲的空间,让车内的乘客,能够不必全程站着,可以轮换坐着休息,甚至进行一定时间的睡眠。

而这种改制还有一个好处。

就是在长途行进中,可以不必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找一座附属避难所休整。

能够直接一口气地抵达目的地。

论整体的效率。

距离越远,越不会比满载状态低多少。

“目前商队列车的规模足够大。”

“来回几次,就足以把镇海市的所有人都转移到农家小院。”

“再考虑到目前农家小院地下10层也即将完工。”

“在全部建设标准宿舍和种植园的情况下。”

“仅仅是那一层,就差不多可以把整个镇海市的人口都收纳进去。”

“最多还剩下两三百万人的零头,需要放到后续挖掘的地下11层。”

“所以,接下来。”

“压力已经没有昨天那么重了。”

“慢慢按部就班的来就好。”

不过,这一切乐观的前提。

是不会再有巨大的灾难中途插入进来。

在全息地图上,调出一颗临海避难所地表的摄像头。

苏武将它转动到海洋深处,镇海市所在的方向。

从100多公里外的这里望过去。

隐约能看到。

化为白色冰原的海洋尽头,被一片深沉的黑色所笼罩。

那里,已经成为了生存难度达到噩梦级别的地狱。

谁也不能够保证。

它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再继续蔓延过来。

凝视了屏幕中的海洋一会儿。

苏武继续将视线转移到临海避难所附近的一片群山之中。

在那里的山谷中,临时搭建的成片的巨型仓库里。

已经存储了数千万吨的燃油。

可以预见,想要把它们运输到江河市。

注定会是一件旷日持久的事情。

并且考虑到它们的单位价值偏低。

在运输序列中,还要排在如今还没有从镇海市抢救出来的那上亿吨普通物资之后。

如此漫长的时间。

不出意外几乎不可能。

运气好的话,这最终预计会达到8000万立方米的燃油。

可能还会给苏武留下那么三瓜两枣的遗产。

运气不好,那就是白忙一场。

留给苏武的只有一片什么都不剩的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