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朕知命矣(2 / 2)

如今内阁之中,赵贞吉因为需要操办度田和清查人丁的事情,才被高拱留下。至于胡宗宪,则因为有九边的戚继光、王崇古两人作为依仗,才没有被动。

高仪则完全是依从高拱之人。

倒是今年开年之后,朝中有传言,首辅高拱似乎是想要将兵部尚书杨博召入内阁。

其目的大抵是为了分化严系和九边晋党的关系,用杨博来分化王崇古和严家的合作。

顺带着便是将同样是晋党出身的张思维,给放在了吏部右侍郎的位子。

至于严家

虽然严嵩还顶着太师的身份活着,礼部尚书的位子还空着留给严绍庭,但严家这几年真的没再有什么动静了。

一开始朝中还在关注躲在昌平书院的严绍庭,是不是真的在推广他的那个新学,又或者是在昌平这个离着京师不近却又不远的地方谋划些什么。

但四年下来。

所有人都发现,严绍庭真的就是在书院里认认真真的治学,新学如今也几乎快要成为天下显学,有取心学而代之的迹象。

可除此之外,包括严绍庭在内的整个严家和严系官员,这四年真的是半点政治主张都没有,内阁和中枢交代什么事情,便认认真真的去执行。

也正因此。

朱载坖见腾祥回答的犹犹豫豫,心中便是一叹,也知晓这厮定是没有派人去昌平。

不过想来也不怨他。

朱载坖只好再次虚弱疲倦的开口吩咐:“快,派了得力的人快马加鞭去昌平,让太师和太子少保即刻入宫!”

腾祥虽然看不懂皇帝的想法,但见皇帝语气郑重,便赶忙起身就要自己亲自去安排人前往昌平传谕。

但朱载坖却又问道:“太子呢”

腾祥急忙停下脚步:“太子在慈庆宫。”

朱载坖脸上的担忧少了几分,嗯了声:“让严鹄、郭玉创还有冯保,都分一队人去慈庆宫守着,凡慈庆宫之外的人皆不得入内,敢有靠近者,斩!”

见皇帝如此言语。

腾祥不由的神色一凝,也反应过来事情可能比自己想的要更为严重了,他深深一拜,这才步履沉重的出去安排事情。

见着腾祥离去。

朱载坖躺在床上,眼神飘忽的注视着殿顶,眼里慢慢的流露出一丝不舍和懊悔。

他的眼角渐渐泛起晶莹的光亮。

他接连两次拒绝了腾祥提议的叫太医前来请脉诊断,非是因为被寝宫大火给吓住了。

而是因为子夜时分那一口血之后,他便已经自知命不久矣。

朕既已知命。

何故召医无劳

一息长叹,自朱载坖的嘴里发出。

在不舍之中,他的眼里却又多了几分果决。

是时候趁着最后的时间,将一些事情彻底敲定下来了。

而在宫外。

当苏醒过来的皇帝做完一系列安排的时候。

午门。

得知乾清宫失火消息的文武百官,早已聚集在午门下。

以内阁首辅高拱为首的文武百官,无不是脸色焦急不安。

如今的户部尚书王国光见内阁辅臣立于百官之首,却又皆不言语,脸上显露急色:“元辅,诸位阁老,如今皇上寝宫失火,我等身为人臣,又岂能安候此处合该由元辅及阁老们联名我等,请奏入宫面圣。”

王国光是山西泽州府人。

在朝廷有着南直、浙江、江西三地出身官员不得掌户部的潜规则下,王国光这样出身晋地的官员,在高拱要大用晋党的情况下,自然是被委以重任,担着户部的差事。

也因此与高拱走的更近一些。

在王国光开口后,翰林学士、礼部左侍郎吕调阳亦是开口道:“元辅,户部所言在理,现如今寝宫大火,我等在这午门外,尚不知宫中情形。近日常闻陛下于西苑,圣体不豫,若是听闻寝宫失火,还不知陛下又会如何。一旦稍有不慎,我等若不在圣前,只怕会有被隔绝内外之险,此刻便是我等不至圣前,元辅等人却也该候于圣前听宣。”

或许是因为礼部尚书的位子被人为刻意留给严绍庭,这位桂林府出身的吕调阳,这几年一直只能待在礼部左侍郎的位子上,操办着整个礼部的差事。

这几年也有传闻,高拱想要调吕调阳入阁。

只是若不让其升任礼部,便直接将其调入内阁,难免显得有些不好看。

跟着吕调阳开口说话的,则是站在他身边出身自南直隶的礼部右侍郎陆树声。

“是啊元辅,现在无论如何,还是要设法让我等知晓皇上情形最要紧,我等又如何能一直待在这里”

当陆树声说完之后。

站在前列的高拱,终于是回头侧目看向了他。

高拱眼底深处闪过一道寒芒。

如今朝堂之上,自徐阶、严讷、潘恩、李春芳等人先后被罢免或转任地方,这几年江南出身的士绅清流,便数这个礼部右侍郎陆树声官位爬的最高了,俨然有新一任朝中清流旧党首揆的迹象。

那么。

这一次乾清宫大火到底是怎么起来的呢

高拱眼里多了几分审视。

似乎是察觉到了首辅的目光观察,陆树声默默的低下了头,目光转动却让人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时候。

又有一人开口说话。

“前些日子中枢才行文江南,要调张居正回京,如今宫里出了这等事情,想来京中会有些日子不太平。不如再行文张居正,命他继续留任苏州,待朝中料理了诸事,再让他回京担起别的差事”

众人循着声音看过去。

只见说话的不是旁人,正是对方嘴里张居正的儿女亲家,现任刑部尚书王之诰。

而在王之诰说完后,原本已经低下头的礼部右侍郎陆树声,忽然又抬起头看向对方,眼里闪过一道迟疑。

不过在几人旁边的新任工部尚书朱衡,却是皱眉开口道:“今年开春入夏的时候,工部便进了奏事,也与司礼监有过交涉,因为今年入夏的早,宫里早就做过防火的筹备,各处也都增备储水以迎不测,何故这火便能烧的透天大亮”

专业的技术人员开口。

顿时让众人心中生出一丝不一样的猜测。

不过朱衡这位直接从原工部尚书雷礼手上接过工部差事的新尚书,却是说完后便闭口不再多言。

高拱适时的冷哼一声。

却又让人猜不出他这冷哼是冲着什么地方去的。

正当众人还要发言的时候。

午门上的城门口处,已经有司礼监的太监探头伸出来。

“传陛下口谕,宫禁横遭祝融,朕无虞,然内廷人心浮动,人事混乱,待龙虎军、三千近军、御马监彻查寝宫火因,镇压浮躁,得谕开宫门,诸官急切圣躬,朕已闻之,百官勿得擅动,待命午门。”

传谕的声音从天而降。

已经在午门前等候多时的官员们,瞬间炸开了锅。

一时间,人声鼎沸。

几乎是所有人都开始冲着城门口上叫喊了起来,要求打开宫门。

然而,城墙上除了宿卫宫廷的禁军官兵,却再不见先前那传谕的太监。

城楼下。

高拱等人眉头几乎都要夹断。

一丝不好的气息,开始在人群中传递扩散。

…………

月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