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导演玩起了时空穿越梗,这也算是个经典的电影类型了。
话题聊到这里,气氛开始变得活跃起来。
吉米顺势问起了争议性话题。
“各位对于好莱坞兴起的‘技术论’怎么看”
这个技术论的典型,就是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了。
卡梅隆双手抱胸,作为好莱坞最重视技术的导演,他的态度不言而喻。
斯皮尔伯格摇头道,“技术固然重要,但故事才是核心。”
陈麟风忍不住道,“好莱坞席卷全球市场,靠的就是技术,最初的《侏罗纪公园》,就是发端,史蒂文导演竟是站在另一边的吗”
“是的,我重视技术,但并不是唯技术论者。”
陈麟风道,“我也是这个看法,如今大家都在追求3d,但其实有些电影更适合2d的方式来演绎,就比如《小丑》。”
诺兰更是直言不讳,“《阿凡达》是个不太好的例子,它太轻故事,重技术了。”
“没错,”陈麟风点头,“卡梅隆导演如果在故事上再多用点心就更好了,如果是这样,当年的奥斯卡,我不一定能竞争的过他。”
卡梅隆不禁瞪眼,你还好意思说
陈和张的《夕阳》,在当年奥斯卡上,打败卡梅隆夫妇,至今还是影视论坛的一个不小的话题。
如今三人都在场,看起来还是很有乐子的。
“或许你不该提醒他,这样下次的奥斯卡,面对卡梅隆就不好赢了。”张一谋也调侃起来。
“那可能得避开他,还是专找毕格罗导演比拼比较好。”
哈哈
台下的观众都笑起来。
气氛彻底活跃起来,大家互相之间没了拘谨,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
“你们是怎么选题的,我看诸位导演的电影都很受观众的欢迎,在这点上,是否有什么诀窍”
众人都看向陈麟风,要说这方面,最夸张的还是他,至今都没有失败过。
卡梅隆其实也差不多,但他的产量要比陈低不少,相对正常一点。
陈麟风迟疑道,“一般来说,我喜欢的故事,往往也是大众所喜欢的故事,我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此外,尽量去想有新意的故事,新鲜感很重要。”
斯皮尔伯格忍不住捂脸,“他这是天才的做法,正常导演都不是这么做的。”
“那你是怎么做的呢”陈麟风反问。
“把好莱坞的经典影片吸收进来加以改进,让一个容易被观众理解和接受的故事,还有一个真实且有意义的理念,以自然的形式在大屏幕展现出来。”
哦,学到了学到了。
陈麟风将之记在心里,然后又去问卡梅隆。
他又开始了学习模式。
……
一档有着众多顶级导演参与的节目,斯皮尔伯格、卡梅隆、诺兰,各个都影迷众多,其中更是有陈麟风这样的顶级全球明星。
视频流传在网上,很快便迎来了网友们的围观。
视频里,几个导演侃侃而谈,诉说着自己对于电影,对于整个行业的思考。
“对于原创电影的颓势,几位怎么看”
“我觉得好莱坞可能会因此没落。”斯皮尔伯格语不惊人死不休。
“同意。”陈麟风依据未来的视角作答。
其他几位导演就没这么夸张了。
卡梅隆:“现如今原创电影确实有些不振,但还是有导演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他瞪了陈麟风一眼,“你不就是其中之一吗,怎么这么没有信心。”
视频中的陈麟风表情无辜,“就是挣扎之后,觉得未来前途不定,这不如今就走向系列电影和ip化了嘛。”
……
“你们觉得,一部电影要怎样才能做到吸引人”
卡梅隆:“靠极致的画面呈现,和恰到好处的故事。”
斯皮尔伯格:“与观众达成情感共鸣,我觉得最近的《小丑》就是个不错的例子。”
陈麟风则道,“电影是集体创作的产物,想要吸引人,必须得有强点,要么故事有新意,或者表演、画面,动作,总得有一样能做到观众惊呼的程度。”
“就比如我和房龙合作的《飓风营救》,他总是能设计出极其精彩的打戏动作,这便是电影吸引人的地方。
如果再在人物塑造、故事编排上下点功夫,观众可能就会更喜欢。”
他还是没忘了自己最初的目的,顺手打了个广告。
“其实你的故事,才是最重要的点。”
斯皮尔伯格忍不住感叹道,“有时候真想拉着你过来给我写个故事,好莱坞最好的编剧,确实是实至名归。”
诺兰立马举手,“我也想啊,好几年前,我就追求过陈的《盗梦空间》剧本,可惜没能争取到。”
“原来还有这事,”
吉米立马精神了,他看向陈麟风道,
“陈,他们都想要追求你的剧本呢,你要和两位导演合作一把吗”
陈麟风表情迟疑。
卡梅隆忍不住了,“如果是陈的剧本,我可以接受。”
产量也是可以提一下的。
张一谋左右看了看,还是没好意思吭声。
他一直有和小陈合作。
陈麟风皱眉道,“也不是不行,我这里有个剧本,应该挺适合诺兰的。”
诺兰眼睛一亮,“是什么样的故事”
斯皮尔伯格和卡梅隆忍不住露出遗憾的神色。
本来没抱太大希望,但现在听说诺兰有可能拿到剧本,他们心里就有点难受了。
陈麟风所指的自然就是《星际穿越》这部片子。
“陈要和诺兰进行合作”
看到这的网友们立马沸腾起来。
“这两个人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了,他们要是在一起合作,那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件事。”
“fxxk,这两个导演凑一块,还给别的导演活路吗”
影视圈的专业人士大惊,感觉情况不太妙。
迪士尼和华纳则立马心动起来。
/诺兰,可是我的挚爱亲朋啊,想必一定有我迪士尼/华纳的一份。
两人合作的事一确定,后面的话题好像顿时失去了吸引力。
外界有关这次节目,宣传最广的,便是两位导演即将展开合作的消息了。
其实这个消息在圈内传的更早一些。
20号刚做完节目,21号陈麟风这边便收到了皮特的电话。
“陈,你要和诺兰合作拍电影了”
“嗯,有这个意愿。”
“能问问是什么题材的电影吗”
“科幻片。”
皮特瞬间心动,“这个…会和迪士尼合作吗”
如果是与迪士尼合作,他就有希望担任制片人,这可是个大蛋糕。
“目前一切都还不确定,我到时说不定会出演主角,或者担任制片人、编剧,现在只是停留在意向阶段,你明白吗”
“明白,明白,艾格先生让我告诉你,迪士尼永远会是你忠实的伙伴。”
“额,”陈麟风无奈道,“我会认真考虑的。”
这边电话刚挂,亚历克斯就也来询问。
“陈,听说……”
“我明白你要问什么,目前还没有确定合作方,我和诺兰也刚刚敲定合作意向,他连剧本都还没看呢。”
“陈,华纳一向和诺兰合作的很愉快,之前咱们在《小丑》这个项目上,华纳也给了足够的尊重,请你一定要考虑我们华纳啊。”
亚历克斯还嫌不够,继续加码,“巴里梅耶尔先生亲口承诺,《小丑》的回款最迟在明年初就能到位,以后如果有合作,也都是这个速度。”
陈麟风还真有点心动。
和这些好莱坞大公司合作,回款速度往往都会比较慢,如果能快一点,确实是个不错的条件。
不过,这些条件都可以让梅姐去谈,他不会过多的插手。
“我在合作方这块,没有太多意见,具体的事务我会交给梅姐来谈。”
亚历克斯有些失望,这个女人可不是个好说话的角色。
之前的谈判,她那种犀利的言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过,能有谈判机会就好。
其实不止华纳和迪士尼两家,环球、哥伦比亚这两家也通过各种渠道来传递了合作的意愿。
《盗梦空间》和《小丑》之后,已经彻底成了香饽饽。
某种程度上,在这个时代,他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更加吃香。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史蒂文已经步入创作的衰退期。
而可能还在上升期,是不是到达巅峰,他的上限到底有多高,谁都不清楚。
哪怕就现在的水平,已经足够各家公司吃个饱。
因而,陈与诺兰的新项目,他们志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