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家乡的变化和麂子养殖(换换地图)(2 / 2)

待发现前面封住后,又掉头往回蹦跳。

接着又发现前面更亮,又掉头往里面跳。

就这样来来回回的蹦跳了7,8次,才终于躲到最里面的角落里不动。

此时爷孙三人已经离开木头房子3米多远,留出了让麂子感觉到安全的空间。

“走吧,不要在这里看着它,它现在非常害怕的,我们在这里它会不吃不喝直到饿死的。”爷爷小声的对王建昆兄妹俩说道。

“妹妹,走,等养熟了你再来看,现在你尽量不要来这里。”王建昆拉着不肯走,还想继续看稀奇的妹妹往养殖场出口走去。

“那我能来帮忙喂草吗”走出养殖场门口后,妹妹才问道。

“等养熟了才可以,现在麂子会很容易受到惊吓,这段时间就由我一个人去喂,你没开学之前可以帮忙先去割草。”爷爷摸摸妹妹的头说道。

“好吧,那到时候爷爷你一定要让我去看麂子哈!”妹妹有点遗憾的说道。

“好,这只麂子如果这两天没死,能正常吃草的话,用不了多久它就能生一个小麂子了,到时候你可以远远的看一看。”爷爷边走边对妹妹说。

“真的它会生小宝宝”妹妹高兴的抓着爷爷的手问道。

“真的,不过得看这两天它吃不吃我投放的草和水,如果不吃草,那就没办法了,它就活不了。”

“那有没有办法让它吃啊”

“刚才让你放点盐到水里,就是一种方法,野生动物在野外很难吃到盐,如果它尝了下发现水是咸的,应该会喝的,明天我再割点它喜欢吃的草去,如果草也吃的话,那就保准能活下来了。”爷爷说。

王建昆其实是有办法保证这只麂子活下来的,不过暂时他不想动用超能力,所以先让爷爷试下他的办法。

毕竟今后抓到的麂子还是得靠爷爷自己来确保存活。

到了第二天早上,爷爷一大早就去山脚割了点麂子爱吃的草,然后去临时养殖场看那只抓来的麂子。

王建昆其实在头天下午就用超能力远远的观察到,那只麂子已经喝了不少盐水了。

胃里的草已经消化得差不多了,心脏的跳动也平静了下来,应该是接受了所处的环境了。

爷爷早上去喂草的时候也发现水少了很多,排除了蒸发的那点量后,就知道是麂子已经开始喝水了。

于是回来就把好消息告诉了妹妹,让她明后天早上就开始去割草,然后再过个四五天,就可以去养殖场靠近的看了。

接下去的几天里,王建昆天天跟着爷爷上山查看之前布置的陷阱。

可惜运气都不是太好。

有两天上山查看的陷阱都没有麂子,有3天倒是都各自有一只麂子。

但是发现的时候,有两只麂子已经死了好一会了。

有一只因为吊住的是前脚,位置也不是很好,后脚离地很近,那只麂子挣扎得厉害,导致进绳套的那只脚骨头断了。

把它抓到临时养殖场,按照之前那只麂子的驯服方法做了,另外前脚骨头断裂的地方被爷爷用树枝固定了。

但是那只麂子应该是受惊吓太厉害了,在临时养殖场的木头房子里一直蹦蹦跳跳的。

第二天一早,爷爷去看的时候就发现那只麂子已经死了。

王建昆经过这么几天跟着爷爷上山,倒是知道了爷爷大致的布置陷阱的方法和位置寻找的窍门。

麂子这种动物因为胆小,所以它们在山上行走时,一般都是有固定线路的,基本不会无目的的乱走。

所以可以通过找到麂子行走的道路,然后选择必定要落脚的地方放置陷阱,为了提高抓住某条线路上活动的麂子的概率,通常在麂路上会放置35个陷阱。

在山林里找麂子经常行走的路是非常困难的,爷爷在整个去年秋天,也只找到10多条,放了50多个陷阱。

这些陷阱分布在前后山各个山腰上,要把所有陷阱看一遍,至少得要4到5天的时间。

爷爷虽然身体没有毛病,但是毕竟年龄在那里,所以看完一遍后都要歇息个2天才能继续上山。

另外冬季下雨下雪的时候也是不能上山的,山路太滑容易摔跤。

所以春节前抓到的麂子都是已经死掉或者半死不活的。

春节后有王建昆陪伴去抓的也只有两只活的,其中一只因为受伤严重还没养活。

王建昆知道这么下去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抓到足够扩大种群的麂子。

于是他让智子设计了一款小巧的警报器。

这款警报器可以与陷阱上的绳子连接。

当麂子或者其他动物落到陷阱里后,绳子会动,然后警报器就会被触发。

它就会发射无线电信号到一个特制的接收器上。

每个警报器都有相应的编号。

只要安装时记住某个编号的警报器放在了哪个山腰的哪个位置,就能第一时间知道有猎物落到陷阱里了。

这样一来,爷爷就不用每天都去爬山查看陷阱了。

只要在家里看着接收器,看是哪个编号的警报器信号传回来,然后快速出发直奔目的地。

这样一来,爷爷可以在麂子落入陷阱2小时内就到达,然后把活着的麂子抓回家。

王建昆想到就做,当天就用家里留存的一些元素制造出了50多个警报器和一台接收器。

他把这套装备交给爷爷,然后和爷爷一起上山把警报器一个个安装到山上的陷阱上。

本来春节过后,爷爷是打算把陷阱一个个回收回来的。

毕竟春季是麂子繁衍的最佳时间,得让母麂子顺利的生下小麂,今后才能源源不断的有野生麂子抓。

但是现在思路转换了,得尽快抓到足够数量的麂子来繁衍训化。

而王建昆提供的这种电子警报器一看就非常靠谱,所以爷爷就没急着回收之前安放的陷阱。

警报器安放之后的短短3天,就有4次警报响起。

王建昆陪着爷爷一起冒着春雨上山,顺利的抓回了3只活麂子,至于为什么是3只不是4只,那是因为有一只在他们到达之前就挣脱了绳子逃跑了,应该是绳子收紧的位置不好没有抓牢。

那3只活麂子有1只大公麂,称了一下将近28斤了。

正常情况下如果没有警报器,这种体型的大公麂在被陷阱抓住后,会因为挣扎得太厉害,20多个小时不到就会死掉的。

现在有警报器,才能在其受重伤之前活捉。

“建昆,这东西真好用,看来我得尽快把其他木头房子建起来,不然过不了几天就没地方放这些新抓来的麂子了。”爷爷在抓到那只大公麂后,笑着说道。

“好用就行,不过要保密,不能给其他人知道哈,就算知道了也不能给他们用,毕竟咱们是为了扩大繁衍的种群才不得不怎这么做的。明年咱们这附近的山上麂子数量会锐减的,得要好几年才能恢复过来。

一旦其他人也用了这种方法,那咱们这片山上就没有麂子能存活了,非得被他们全部抓走不可。”王建昆说道。

因为如果用了报警器,就可以省去今后天天上山查看陷阱的时间,猎人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布置更多的陷阱了。

并且布置陷阱的范围能扩大很多倍,之前极少会去的高山也会有人去布置陷阱的。

“好,爷爷一定保密,今年春天应该能抓到2,3十只活的麂子,用来繁衍是够了,秋天我就不上山了,这电子警报器我就收起来不用。”爷爷说道。

1985年的春节很快就过去了。

王建昆在家里过得很充实,也让爷爷找到了一个好的打发时间的项目。

元宵节过后,他就告别家人做出去bj报道的样子。

然后偷偷的让分身代替他去bj。

而他自己则飞去缅甸,继续为缅甸那边的建设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