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章 麦子熟了几千次,学会犁地第一次(2 / 2)

找军团要,怕是得个把月才能批下来,不值得等这么长时间。正好现在大家碰头,他就找格雷戈里神父,请他派人回镇上,找铁匠采购来。开完会回家,正好顺路带回去。

目前,他还没有对换的东西。不过熊头村那边,有户人家,之前给当地教堂养过蜜蜂。据那个养蜂人说,村头那边有不少合适的灌木和林地,只要有蜂种,他两口子就可以重操旧业。亚历山大神父已经让人给他们做了几个蜂箱,又委托教会的朋友去基辅购买了蜂王,很快就会开张。到时候,就拿这边的蜂蜜作为报偿。查干诺沃镇有市集,不愁卖不出去的。

而且,他也知道查干诺沃之前的尴尬事件。

按当地教会的记录,从金帐汗国逐渐瓦解开始,他们那个地方就一直很乱。西边的波兰人,北边的立陶宛人,东边的各路草原部落,都能插手这一带,各种势力来来往往,很不安生。后来罗马人驱逐了金帐汗国势力,名义上控制了这一地区,但对于当地部落,依然还是羁縻状态,只是让他们称臣纳贡,缺乏真正的管理。

二十年前,紫帐汗巴希尔击败了白帐汗脱脱迷失。很多大部落,因为支持脱脱迷失,都遭到了严重打击。趁这个机会,罗马汗国开始对草原进行整编。臣服于紫帐的部落,都必须在固定地点放牧,不得私自移动,也不准随便和其他部落冲突。他们的军事力量,也都纳入了北衙诸军的监管之下,必须服从大汗的调度,在战时履行服役的义务。

在这个过程中,部落的划分变动很大,不少部族都被打散重组。部落上层头人,也发生了一次大换血。

大汗以履行建国时的盟誓为理由,考核部落头人的血统。大部分人都禁不起认真考证,被他抓住把柄,宣称这些人不是黄金家族一系,不能继续当汗王。又宣称要推行大扎撒,严查部落贵族们,废黜了一大批,都给换成了同姓的黄金家族一系。

反对者打不过他,大部分中立的牧民和小头领则觉得换个汗王好像也没区别。因此,这套措施迅速推行了下去。

但这些新汗王,根基不深,除了个血脉的名头什么都没有。因此部落的实权,很快落入了朝廷派出的、汗王的“国相”为首的官吏手中。

查干诺沃镇附近这一大片,是萨罕别汗的辖地。据说他是紫帐汗的远亲,因此受封在这里。按照制度,查干诺沃镇和周围耕种的村子,属于官署管辖;没人耕种的荒地,则属于萨罕别汗的部落,两边不得相互侵扰。

但是,这里距离前线不算远,因此也有军事任务。萨罕别汗的军队,两年会轮换一次:第一年,他们会去前线驻扎,和波兰、立陶宛人对峙,执行任务。第二年,会换下来修整,由其他部落顶上去。撤换下来的士兵,就可以休息。军需官会给他们结算军饷和赏金,还会划定时间,允许他们进入城镇采购生活物资,作为福利。

按照规定,查干诺沃镇需要给他们提供后勤支持。不过,萨罕别汗的军队,纪律却不怎么样。他们经常借着这个权力,勒索镇子和周围的村民,要求他们提供更多。只要干得不太过分,北衙军官一般不太管,镇里也不敢反抗。

加上罗斯本地的传统,时间长了,他们甚至形成了习惯。

北边,那些各公国统治下的斯拉夫居民,往往全年都在躺平——反正种多少都被人抢完,不如弃疗。而在查干诺沃,村民会躺平一年,认真干活一年:萨罕别汗的人去执勤的那一年,他们会拼命干活,尽可能积累更多粮食和产品,然后藏好;等那些兵痞子回来,就正好躺平休息,问就是今年收成不佳,只有这么多,你看着办吧……

双方反而就这样形成了默契。然而前几年,却突然出了事情。

那一年,当地人按习惯躺平,等着两年一次的勒索。然而这一年,萨罕别汗却没有出现。大家都忐忑起来,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只能继续躺着。

第二年,萨罕别汗依然没有来。这下,村民开始慌了。要是他老不来勒索,那自己到底还干不干活了?

换做以前,大家无非躺倒死,但现在,人有了点盼头,就终归不想放弃。不过,规律似乎已经失效了,也不知道人家什么时候来。

一时间,镇里谣言四起,有人怀疑是罗马那边出事了,有人怀疑是前线打起来了,总之没人觉得是好事。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地说,他亲戚告诉他,萨罕别汗和明斯克人的联军,被波兰人打败了。他的部落估计已经跑了,波兰人马上要杀过来了。

一时间,镇子内外人心惶惶。毕竟萨罕别汗也就两年收一次钱,但要是波兰人来了,可就不好说会要些什么了。很多人甚至开始希望萨罕别汗赶紧来抢一回吧,别一直拖着了,好给人省点心。

到了第三年,教会派人来,大家这才知道,原来前线又改编制了。萨罕别汗交出了权力,领了一大笔钱,去大都享福去了。他的部众,一部分就地转入定耕定牧;一部分不愿改变生活方式的,则在国相的率领下,去东边伏尔加河一代游牧了。

前线的要塞和防线,也被正规军接管。也就是说,从此开始——包括过去几年,各种政策已经更加正规,不会再有之前的情况了。就是可能刚改动,制度还是有点乱,没及时通知。但他们也是离谱,明明也是个小商业中心了,这种事情,居然也没派人去问。

镇子周围的居民,都气得跳脚,说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还能忘了说。多提一句能死啊……

从此之后,他们就天天患得患失,总是觉得周围人在偷偷干活,私自发财,就是不带他们。因此,亚历山大神父提出的教授育种知识的条件,也就会很有分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