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屯垦政策
华夏的历史发展到战国中期的时候,周王朝的诸侯们都从几百个变成了七个,至于那些在春秋时打酱油充当背景板的蛮夷等势力,则是基本上在中国本土上都消失的干干净净。
也就只有当时的吴越以及北方的长城以外还能看到了,而这些异族蛮夷们都去哪了?都被杀光了吗?
怎么可能呢?
他们不是被消灭了就是已经融入了华夏民族了,或者是跑到更远的半岛之上,西南的山沟以及长城以外的塞外草原这里。
而这个世界上,这南蛮已经被汉军给剿灭了,那么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将这些地区转变成属于大汉的地区就行了。
当然,这一系列的工作不管是移民还是派遣官吏,驻军等等都是需要大把撒钱的,而且在一段时期内还需要大汉中央政府不断地输血才可以。
这就意味着会给目前的大汉帝国带来更大的工作量和财政上的负担。
不过好在目前的大汉帝国不管是作为皇帝张辰的内帑还是朝廷的财政收入都是不错的,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不差钱!
钱能解决的事情都不是事!
.........
大汉,邯郸城,太极殿。
张辰正在听取他派遣到南蛮地区的考察团的汇报,不仅仅是张辰自己一个人在听,就连满朝文武也都是在听取报告。
张辰在为大规模移民做准备,目前的大汉要钱有钱,有粮食有粮食,粮食甚至可以多到吃不完的程度,百姓家家户户也都是有余粮的。
所以移民工作提上日程也是必然的,毕竟目前的南蛮地区已经被汉军清扫一空,除了50万的地方驻军组成的建设兵团外,基本上没有其余任何的势力。
张辰派遣的考察团经过了几个月的努力,带回来的有关当地的地理,地貌信息,还有河流湖泊等信息加一起都足足有一马车之多,测绘的地图也有接近2000张。
这些信息可以更直观的让张辰和满朝文武通过文字报告以及地图等来更清楚的了解南蛮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资料。
这几天内,几乎每天张辰麾下的各个部门都在紧张的忙碌着,将满朝文武讨论的相关事宜和意见整理出来,然后张辰最后拍板做决定。
经过了接近一周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南疆地区开发计划。
张辰一挥手,大太监总管兼东厂督公王志拿起了一卷纸开始在大殿之上朗声念道,“经过几天的努力,关于南蛮地区的处理方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