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赵盼儿入京(1 / 2)

第358章赵盼儿入京

许永那叫一个和颜悦色,把场间好几人都看傻眼了。

尤其是华亭县令,以及宋引章和银瓶主仆二人。

华亭县令思索着赵盼儿是什么人,宋引章和银瓶则想着赵盼儿为何能让州尊都如此客气。

其实别说她们,就是赵盼儿自己都有点懵,不由得恍惚了一下,才行礼道:“多谢州尊。”

“哪里哪里,赵娘子客气。”

赵怀恩接过话头:“对了,许大人,还要劳烦你再安排一辆马车,把其余的人送回钱塘。”

话音未落,孙三娘便喊道:“我不回去,我也没有地方可回。”

孙三娘转头看向赵盼儿,继续道:“我要陪盼儿进京,万一发生什么事,我还有把子力气。”

赵盼儿心下感动,忍不住笑了起来。

而且有了孙三娘提出反对意见,宋引章也仗着胆子说自己不愿回钱塘。

至于宋引章的籍贯问题,许永也按照原剧情,提出把她借调东京。

只要到了东京,都不用那位殿下出面,就眼前这位赵总管都能轻易解决。

听过许永的办法,赵盼儿将目光放在了赵怀恩身上,赵怀恩第一时间点了点头:“借调东京教坊司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到了东京我便去给宋娘子脱籍,只是要等我处理完府上的事务。”

能让堂堂知州如此客气,宋引章丝毫不怀疑赵怀恩的话,瞬间双眼放光,一眨不眨的盯着赵怀恩,“赵总管,多谢,只要能脱籍,我就算为奴为婢,也一定报答您。”

赵怀恩摇头失笑道:“为奴为婢就算了,你脱籍就是为了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再去为奴为婢,这算怎么回事。”

他帮宋引章是看在赵盼儿的面子上,一切都是为了替家主在赵盼儿这里刷好感而已。

宋引章自然不知道赵怀恩的想法,她只知道自己现在很高兴。

不仅脱离了周舍这个苦海,还能陪着盼儿姐去东京,并且去了东京之后,赵怀恩还会帮她脱籍,感情受挫的她,心情一下就变好了,眼前的一切都不再是黑暗,而是一片光明

在场三个女人都决定去东京,宋引章的丫鬟银瓶一下慌了。

“姑娘、赵娘子,你们要是去了东京,我怎么办啊”

宋引章愣了愣,随即说道:“银瓶,你跟我不同,我在三十五岁之前无法用钱赎身,但你可以,我可以用钱给你赎身,还你自由,以后你想做什么都可以。”

虽然她们都在教坊司,但银瓶的卖身契跟她不一样,她是官妓,没到年龄不得自由,不能以钱赎身。

银瓶的契约是奴仆契,可以用钱赎身。

宋引章被银瓶服侍了好些年,一直尽心尽力,她还是很感激的,愿意出钱给银瓶赎身。

然而得知自己可以赎身,银瓶并未表现出多高兴:“姑娘,我从小就被父母卖给了人牙子,早就已经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即便你给我赎身了,我也不知道去哪里,更不知道要做什么。”

主要是这些年她一直服侍宋引章,早就已经养成了习惯,突然之间获得自己,她反而有一种对未来的迷茫,甚至感到恐惧。

“你可以嫁人啊,你长得漂亮,一定能嫁个好人家。”

“可又有谁愿意娶一个教坊司的丫鬟呢如果是去给别人做妾,还不如继续伺候姑娘呢。”

就这时候,李武弱弱开口:“我愿意。”

这话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吓得李武忍不住缩了缩脖子,试图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只是看着银瓶那张漂亮的脸蛋,接触到银瓶诧异的目光,他又挺了挺身子。

“只要你愿意,我就娶你,我一定对你好。”

银瓶一时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只能看向赵盼儿和宋引章,希望两人帮忙拿个主意。

但这种婚姻大事,两人肯定不会替银瓶做决定。

宋引章直接以打趣的眼神看着她,并没有说话。

赵盼儿则是笑了笑,说道:“银瓶,李官人自然是良配,但这事还得看你。”

银瓶一脸纠结:“这……”

看得出来,她早已习惯了听吩咐行事,一时半会儿难以做出抉择。

见此,赵怀恩笑道:“这样吧,你先跟着我们进京,和李武接触接触,实在不愿意,你也可以跟宋娘子或者赵娘子。”

银瓶点头,没有说话。

处理完四人的事情,赵怀恩又和许永聊了几句,便坐上了前往东京的驿车。

另一边的赵衻,自赵盼儿她们下船之后,便让下令加快了回京的速度。

于清明前一天,赶回了东京王府。

秀茵一大早就在王府门前等,终于等到了赵衻回来,赶忙迎上去道:“殿下,您终于回来了,奴婢还担心您清明之前回不来呢。”

“那必须赶回来啊。”赵衻笑了笑,一边往中堂走一边问道:“对了,我离开东京这段时间,府里没发生什么事吧”

“府里倒是没什么事,就是安平郡王和昌平郡王来找过殿下。”秀茵回道。

“他们两人的矛盾还没解决”

“解决了,两位郡王爷是一起来的,说是设宴邀请殿下,要不要派人去通知两位郡王爷一声”

“不用了,反正明日便是清明祭祖,他们也要去。”赵衻摇摇头:“这一路风尘,我收拾一下,进宫看看。”

“是,奴婢这就让人准备。”

洗去一身疲惫,赵衻又吩咐双喜几句,才动身前往皇宫。

先是找赵恒聊聊江南的事,然后就是清明扫墓祭祖了。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的家族概念已经非常淡薄。

别说什么家族祠堂了,就算是族谱之类的,估计都没有几家持有,甚至相隔一两代,估计都没有人会去上坟。

不像这个时期,哪怕贫苦人家,也十分重视传承。

当然,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重男轻女。

毕竟在古代,男人才会被视为传承,只有家里有男人,才会被视为家族传承了下去,要实在没有的,也会招婿入赘。

扫过墓之后,赵衻去了一趟泾王府,也就是仁宗朝顶顶大名的八贤王。

之后的几日,他则找将门的子弟联络了一下感情。

这日清晨,赵衻正吃着早饭,双喜从外面匆匆走了进来。

“殿下,我已经打听清楚了。”

赵衻抬头看了他一眼,递过去一杯水:“别着急,慢慢说。”

双喜喝了一口,深吸了两口气,缓缓道:“那个欧阳旭祖籍是咱们东京的,他祖上曾做过一个六品官,虽然没有混上红袍,但也在东京立了足,与前些年致仕的江南监司刘牧颇有几分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