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大战前,陆远睡得很安心(1 / 2)

“围棋,有‘金角银边草肚皮’的说法,

我看所谓的极东新军,东一鎯头西一棒子,

看上去里胡哨,在我看来,不过是个处处漏风的大草包!”

董总督很是看不起沈北玄,

一个臭卖鱼的,走了狗屎运,

仗着人多,全凭侥幸推翻郡守,

他懂带兵吗

就人五人六搞什么整训新军,他大概还不清楚,

拿刀拿枪,就算能开洋枪的,都算不得真正的兵,

因为极东临海,所以六个野战团,便在北西南三面平均布防,简直愚蠢到极点!

吴子玉也是一员悍将,一面奉承总督,一面观察极东军的布防,

久病成医,打老仗的将临,也算得上半个战术大师,

董总督说的没错,

这种处处设防,处处漏洞的防御,简直外行到不能再外行了!

“大人高瞻远瞩,想那沈家小儿骤升高位,

免不了好大喜功,夸耀武力,但,骨子里仍是没见识的土老二!”

董之张微笑着考校道:

“若由子玉带兵,要多少人马围剿,大致怎么打”

吴子玉想了想,理清思绪,谦虚的答道:

“末将需要五万大军,南北呼应,待其首尾不能兼顾时,

再发起雷霆突击,一个月左右,剿灭极东叛军!”

兵法有“十则围之,五则攻之”的说法,

因此,面对一万两千余极东新军,两江名将吴子玉,没有丝毫的骄狂。

董之张点点头,对这个战略表示认可。

能成为坐镇地方的总督,文韬武略,绝对在及格线以上。

另一方面,吴子玉要五万大军,摆明着是想当三州总指挥,

两江州府兵名册上四万,实际只有两万八,

江北州和江南州的兵力,大概率不如两江州,

朝廷的命令:三州合力围剿极东叛军,不可使一人漏网!

另外,在围剿战中,明确以两江州为主,另两州为辅,

打仗就是打钱,

故此,江北江南州不可能全军出动,这是人之常情。

董之张问道:“哦,如果有具体方略,不妨说一说……”

吴子玉指点着说道:

“诚如大人所言,极东叛军处处设防,

那末将便令江南江北的府兵,出兵佯攻,

不用多,只要他们能纠缠住各自当面的叛军,

我方全军出动,一口气吞掉当面的两个叛军团,

一旦极东郡治,暴露在我军的炮口之下,此战也就没有任何悬念!

大致上,战役可分为三个阶段,疲兵期、作战期和绞杀期!”

董之张笑容可掬,连连点头,

“很好!子玉有勇有谋,必能凯旋而归!不过嘛……”

听话听但是,吴子玉立刻恭谦地说道:

“请大人训示!”

“朝廷限期一个月,可我们做臣子的,必须为君分忧……

作战计划最好能压缩一下,尽早完成平叛,也能提振一下士气!”

蒂法王国官场的潜规则之一:

提前或超额完成上级的要求,表明下级很能干,

虽说没有明文规定,必须这么做,

但,这么干的官员,很容易获得晋升,

众所周知,混官场的就没有傻子,所以这也成了惯例,

吴子玉明知这么干可能导致计划紧张,说不定带来更多伤亡,

但他不敢违抗顶头上司的意志,

反正自己又不用冲锋陷阵,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嘛!

于是,他咬咬牙,断然说道:

“那便25日……可否”

董之张满意地说道:

“如此,甚好!

去吧,我会在太白楼,提前预订庆功宴!等你凯旋!”

三州联合围剿大军,兴兵出征,

江南江北两州的府兵,各出动一万人马,分别牵制当面的极东新军。

而,两江州摆出“狮子搏兔”的架势,

调集了约两万人,从京口通口码头兵分两路,秘密跨江北下,

两路人马过江后,对驻扎在吴松的极东新军第一团,快速形成半包围态势,却并未大举进攻。

接二连三的警报声,迅速在极东新军参谋本部拉响。

巨幅极东沙盘上,红蓝黄绿四地的兵力和攻防,全部标出。

陆远带着八董会抵达时,军长朱英俊、副军长王老五,已经就位。

还有十余名参谋人员,

围着沙盘,瞅着各色小旗,指指点点,小声交流。

见陆远到来,所有人齐齐立正,敬礼,

“董事长好!”

陆远走到沙盘前,举手向众人回礼,随后问道:

“稍息!具体什么情况”

参谋长蒋松坡,率先站了出来,

五年前,他作为伊豆士官学校留学生,

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归国,被分配到极东郡兵本部,原以为能学有所长,

可是,郡守只顾着捞钱,郡兵管理和建设上面一团糟,

蒋松坡一年内,连续三次递交万字“强军策”,均被束之高阁,

像他这种性情耿直,不懂得和光同尘的“白乌鸦”,注定会被排挤歧视,

果然,第二年,蒋松坡就被明升暗降,发配到“军史馆”当馆长去了,

最有意思的是,当其拉新军在其拉邦崭露头角时,他坐不住了,

再次建言献策,提醒郡守,

尽早调集大军扑灭其拉新军,否则等到“星火燎原,悔之晚矣”,

尤其,他还不顾场合地,提到自己三篇《强军策》早有预警,

这等于打了郡守的脸,在官场上属于大忌,

就这样,蒋松坡的馆长也被撸了,直接贬到军马处当起了“弼马温”。

心灰意冷的他,本以为永无出头之日,

然而,时来运转不由人,

陆远查看军事人员档案时,

意外发现,极东郡兵中,竟然还有这么一个学贯蒂洋的杰出军事人才。

好家伙,伊豆士官学校第一名!

郡兵第二参谋……军史馆长……弼马温

你搁这搞笑呢

立马召见,一见之下……相见恨晚,执手无语凝噎……

陆远是真的捡到宝了,当即拍板,

“松坡前辈,新时代来了,就别窝在马圈了,

给我当参谋长吧,极东最优秀的子弟兵,都交给你来带!”

学好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或者说,士为知己者死,

反正,蒋松坡现在位列王老五之后,成了极东新军第四号人物。

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

大权在握的蒋松坡,也没辜负陆远的信任,

他废寝忘食,脚不沾地的,在军营中摸爬滚打,

在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凭着资历和过硬的军事素质,

便将郡兵和其拉新军,整合成焕然一新的极东新军,

被士兵们,私底下敬称为“极东军之母”,

三州大军围剿之前,蒋松坡便和一众参谋,进行过数十次沙盘模拟,

正因为如此,他才镇定自若地说道:

“今晨六点,两江、江北江南三州府兵,

突然出动,对我前沿阵地进行试探进攻。

其中,江南江北以火炮轰炸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