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间谍故事进行中
“碳纳米管”
“这并不是新鲜的概念了,但是目前业界对碳纳米管还处于前沿研究阶段,也不具备什么太大的影响力!”
“很多碳纳米管项目的研究都是公开的,不管是我们还是对面都是如此,大多还是由一些研究机构处于理论研究阶段!”
“如果只是目前的已经公开的技术路线所做出来的碳纳米管的话,他们实际上没有必要进行如此严格的保密!”
“他们必然是寻找到了全新的技术路线,合成出来了全新的碳纳米管材料,并且这种材料重要到可以改变尖端科技的程度。”
“这报告里说这种碳纳米管材料有可能用于太空电梯项目”
“说实话,这不太可能!”
“太空电梯只是科幻产物,现实里并不具备可行性,至少目前的人类科学技术是达不到这种程度的,哪怕是他们做出来了能够制造太空电梯的碳纳米管材料,但是依旧会存在一系列目前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甚至五十年内,一百年内都不可能成功!”
几个被邀请来的技术专家们,对李斯特报告的碳纳米管材料的真实性表示了极大的怀疑,尤其是报告里还提及这种材料有可能用于太空电梯的建造的时候,对此更是表示不可能。
太空电梯呢,原理大家都很清楚,按照目前的科幻说法,就是从地球上延伸出去一根长达35,786公里的超级绳子,一端连接地球,一端连接一个巨型的空间站,可以从空间站里发电功能,也可以从地面直接供应电能,用电能驱动来代替传统的火箭发射使用的化学燃料,进而大幅度降低货物或人员进出太空的成本。
但是三万多公里的超级绳子啊……其自重导致的拉力就是个庞大无比的数字,当下人类的所有材料,包括最前沿科技里的一些只存在猜想中的材料,也不足以达到这种苛刻无比的要求。
所以,太空电梯只是一种科幻说法,主流航天界里听到这个词都会呵呵一笑,谁信谁傻!
结果,现在李斯特拿着报告来说,智云集团有可能搞出来了一个超级碳纳米管材料,未来有可能用于太空电梯……这不扯淡嘛!
李斯特不懂材料学,也不懂太空电梯,他只是默默地拿出来了智云集团对他们技术成果的安保措施力度的报告!
“过去的半年里,根据我们所搜集的不完整情报,智云集团旗下的安保部门以及华夏的安保机构,至少有超过五千名行动人员直接参与了该项目的安保工作!”
“外围参与协助的安保人员更是不计其数!”
“该项目所在的智云广成科技园里,专门为该项目划分出来了一个完全独立的办公区域,禁止任何非该项目的人员进入,并且安保等级级别,有24小时不间断的持枪守卫进行守卫,并部署了大量先进的安保设备!”
“这个照片诸位看到没有大家兴许会很陌生,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这是一套小型的相控阵雷达以及光电探测综合系统,看到这一排箱子没有,这是小型导弹发射架,还有这个类似探照灯一样的东西,我们的技术人员推测可能是高功率微波发射器!”
“明白了吗他们在这个办公区里单独部署了防控系统,而且还是他们之前从来没有公布过,处于保密阶段的顶级近程防控系统!”
“他们为了保护这个基地,不惜把他们最新型号,还处于保密阶段的近程防控系统都用上了,可见该研发基地里所从事的项目有多重要!”
李斯特的人还是有点本事的,弄出来了不少情报,他现在说的这套近程防控系统,其实严格上来说并不是什么传统的防控系统,而是一种针对低慢小目标的防控系统……这东西其实是打低空慢速小型无人机的。
上头的传感器也不仅仅是相控阵雷达以及红外传感器,还有大功率的激光雷达,360°环绕的超高清摄像头等一系列传感器。
徐申学自己就是搞无人机的,自然也防着别人拿无人机炸他……所以很早就让人搞反无人机设备。
徐申学出行的车队里,都会有一辆很特殊,一度被外界认为是通讯车辆的特殊电子车辆,这车其实就是用来侦查、干扰无人机的。
后来和相关企业合作研发后,结合了智云集团里的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合作企业的传统雷达,导弹,高功率微波等设备,最后搞出来了这么一种专门打击无人机的系统。
工作原理其实挺简单的,使用小型相控阵雷达和红外感应器侦查提供外层预警侦查,使用激光雷达和高清摄像头对附近数百乃至一千米左右的距离进行扫描,直接建立动态3d图像的那种!
并使用智云集团提供的人工智能图像处理技术,快速计算并处理!
这其实有点类似海蓝汽车里的无人自动驾驶技术里的车载感应器系统,只不过更加精密一些,探测距离更远,算力更大一些。
探测到目标后,系统可以引导电子干扰设备或高功率微波直接照射目标,实现软杀伤乃至面杀伤,如果还不行或者有漏网之鱼,那么就引导发射微型导弹攻击目标进行末端防御。
这种微型导弹个头很小,全长也不过四十多厘米而已,全重才两点五公斤,为了增加持续的机动性,其内安装了更多的推进剂,因为推进剂太多,再加上破片和装药这些,如此也导致了这款微型导弹,其实是没有主动探测头系统的。
只能被动接受探测系统发射的信息调整飞行轨迹,然后飞到目标附近后爆炸,以破片杀伤敌人无人机。
这是一种半主动的微型导弹。
甚至为了加强机动性,这东西发射出去后还能弹出来翅膀,为了增加持续机动能力,最大速度其实也不大,时速不过亚音速左右而已,和传统导弹动不动几个马赫的时速完全不一样。
有点类似遥控高速小型无人机的感觉……只不过不是用螺旋桨或喷气式发动机之类的东西进行推进,而是直接用化学推进剂推进……虽然看起来像是小型高速无人机,但是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半主动导弹呢!
这东西,就是专门为了反低空慢速小型无人机而开发的……至于有没有用嘛,这个值得商榷。
此外智云集团和合作企业搞出来的这种反无人机系统还特别贵,再怎么滴也得几百万美元一套呢,而打的却是几百美元,几千美元的廉价小型无人机。
性价比极低。
所以这东西就很尴尬……
所以目前这一套系统,只是极少量的采购,然后探索测试使用。
广城那边的材料研究所比较特殊,近期安保压力大,为了防止人放飞无人机进行监控,刺探情况,所以才会在这里部署了一套系统预防万一,倒不是为了防止搞破坏,而是为了防止空中侦查。
这年头民间无人机到处飞的情况特别多,智云广城科技园这边也经常会出现一无人机进行航拍之类的,天知道这些无人机是民间的黑飞,还是敌对情报部门的故意放飞的无人机进行侦查的。
所以,弄一套反无人机系统在这里,但凡有无人机靠近就直接干扰,甚至击落……
还别说,这种几百万美元一套的反无人机系统,用来打几百几千美元的小型无人机,特别好使,一打一个准……毕竟,微型导弹都比这无人机贵了。
这也是反无人机的尴尬之处:反无人机系统太贵,无人机又太廉价……哪怕防守效率百分百,对面的无人机来一个打一个,但是打到最后都得防守方都得破产!
所以,从大规模战争的角度来看,反小型无人机最佳手段就是:把无人机消灭在后勤补给线上,不给它们上战场的机会!
不然,不管怎么反小型无人机都是亏得慌!
——————
李斯特他们虽然能够猜得出来这是个近距离防空系统,不过也不知道这其实是一套专门反小型无人机的系统,但是依旧能够从这事判断出来这地方的重要性。
“该研发基地里的安保等级是非常罕见的,过去半年里我们为了搞清楚这里发生了什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一系列的行动里,我们和九名直属特工,一百三十六名外围人员失去了联系,此外还有八名直属特工因为暴露行动而紧急撤离!”
“先后耗费了超过一千五百万美元的经费!”
“最终,我们拿到了这个研发基地里正在展开的秘密项目名字:碳纳米管材料!”
“我无法告诉你们他们正在研发的碳纳米管材料具体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是否能够用于什么该死的太空电梯,我只知道的是,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拿到了这个名字!”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蠢货,但是我们不是,他们同样也不是!”
“我们不会为了一文不值的东西,展开如此激烈的行动,并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要知道,我们付出了足足九个特工的生命才得到了这个材料的名字!”
“而他们也不可能为了普通的材料就耗费如此庞大的人力物力进行保护!”
“现在,我们想要知道的是,如果这个该死的碳纳米管材料是真的,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为此应该付出多大的代价”
听到李斯特的话后,那几个技术专家沉默了许久,大概数十秒后,其中的一人道:“专业知识告诉我,以目前的人类技术水平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