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一体化(2 / 2)

虽然三星财团在赛里斯的体量中,充其量就是比较强的一家企业,但他们在南高丽的横行霸道,可不是一个好现象。

近期拿到零部件生产份额的南高丽企业中,合资企业占比41%左右,大财阀占比33%左右,剩下的26%则由南高丽的中小企业瓜分。

显然,这些本来不具备资格的中小企业,是被专门扶持起来,分割大财阀势力的鬣狗。

而东瀛那边就更加明显了。

因为东瀛的财阀模式比较特殊,属于企业联合体的财阀,加上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在上个世纪遗留下来的大量手工作坊式小企业,这就给了很大的操作空间。

只要赛里斯有想法,随时可以扶持起一大堆中小企业,将东瀛各大财团逐步瓦解。

而东瀛第一个被开刀的内部势力,正是臭名昭著的东瀛农协。

包括海陆丰公司、中粮集团在内的国内农业集团,不用几个月就压制了东瀛农协。

东瀛人可能别的地方不明白,但是这几个月以来,市场上的农产品价格直线下降,倒是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

通过运输飞艇运输过去的农产品、粮食,几乎在三个月内,将东瀛的农产品和粮食价格,压到了和赛里斯差不多水平。

面对这种可怕的价格战,东瀛农协连叫喊都不敢,只能默默逆来顺受。

毕竟之前全球粮食价格飙升,加上气候异常的影响,已经导致东瀛的食品价格,比2025年提升了近300%到500%左右。

如此夸张的涨幅,很多东瀛的普通人连米饭都快吃不起,一天只能吃一到两顿饭。

而赛里斯的食品价格,却比2025年下跌了近50%左右。

一个上涨300%到500%。

一个下跌50%左右。

加上赛里斯的食品价格本来就比东瀛低。

在2028年的九月份前后,赛里斯和东瀛的基础食品价格差异,达到惊人的12倍左右。

其中价差最大的食品当属大米,同样是一公斤大米,赛里斯零售价在2.5华元左右,而东瀛则在60华元左右,两地价差达到惊人的24倍。

随着十月份,大批赛里斯生产的大米、人造大米、面粉投入东瀛市场,目前东瀛市场上的大米,平均零售价已经下降到每公斤4.2元左右,比东瀛近几十年来的历史最低价还低。

购买到了廉价农产品和食品的普通东瀛人,才不管农协的死活。

要是东瀛农协现在敢出来瞎逼逼,分分钟被人打黑枪。

其实不用海陆丰公司、中粮集团出手,东瀛农协也撑不了多久了。

为什么

答案是人口基础。

刚刚成立时,在1960年左右,东瀛大约有1454万农业人口。

2023年时,只剩下116万农业人口。

2028年年初的统计数据中,东瀛农业人口再次跌破百万大关,只剩下大约92万人,而且这些人的年龄普遍非常大。

如此一来,如何支撑得起东瀛的农业生产哪怕是全面普及机械化,也没有办法保证农业的正常生产,更何况东瀛的地形限制,基本告别了大农场模式,只能搞精耕细作模式的机械化农业,这种模式下,并不能有效利用劳动力。

比如海陆丰公司在漠南的哲里木市,那5万平方公里的大型农场,只需要几万农场工人。

而东瀛的耕地面积才4.6万平方公里左右,其巅峰时期需要1454万人,现在也需要92万人。

由此可见,两者的农业模式差别巨大。

没有了农业人口的支撑,东瀛农协根本硬不起来。

现在东瀛的城市人口普遍支持从赛里斯大规模进口粮食、农产品和食品。

双方的支持人群规模差别巨大。

那些城市里的东瀛人,购买了廉价的赛里斯农产品之后,就觉得以前自己过的日子,简直是猪狗不如,心里面别提多愤怒。

现在让他们支持东瀛农协

估计敢上街头这样说的人,要被人打死。

更何况,随着工业联合体计划的逐步推进,东瀛工业生产再次活跃起来,虽然失去一部分核心产业,但多了很多劳动相对密集的产业。

这些产业配合华元渗透,让东瀛的产品生产成本,竟然只比赛里斯高一点。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东瀛的再工业,加上华元和日元汇率调整,导致双方的工资水平,竟然变得差不多。

另一方面,自然是华元升值,加上国内调整了劳动时间,这也会拉平双方的一部分生产成本。

同时,东瀛在破罐子破摔之后,已经完全废弃了关税了,现在很多原材料都直接从赛里斯进口。

少数东瀛比较高的成本支出,当属电力、环保处理、用水这些。

双方都对对方实行零关税之后,双方企业只能各凭本事进行竞争了。

其实整个亚洲工业联合体,目前都在逐步推进内部的零关税。

这种情况对于企业而言,自然是有利有弊。

其实东南亚地区并没有吃到零关税的福利,因为大批赛里斯企业入驻这些地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当地员工提工资,将当地工资水平拉到和国内差不多水平。

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快速实现贸易再平衡,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国内的产业转移太快速。

同时这样做,还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快速培育出一个大市场。

那些有大批赛里斯企业入驻的地区,拉动的消费真的非常厉害,这让国内出口的工业产品、农产品数量节节攀升。

通过这种大基建、大市场、大工业,东南亚的工业水平迅速提升,虽然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而且工业产业非常不完整,但这并不妨碍当地的经济不断飙升。

在全球其他地区的经济一片惨淡的情况下,亚洲东部的经济逆风飙升,确实让很多地区感到羡慕嫉妒恨。

但是羡慕也好,嫉妒也罢,逐渐融为一体的亚洲东部地区,基本很难被从外部攻陷。

就如同刚刚通车的琼州海峡跨海大桥,全世界都没有办法做到,但是赛里斯做到了。

而这条跨海大桥的成功修建,也意味着之前被提出的亚洲路桥计划,成为了一个可以实现的项目,而不是之前那种ppt项目。

一个可以实现的项目,给人带来的信心是不一样的。

这让各地对于投资建设跨海大桥的想法,变得更加有信心,很多大企业、大银行,或者主权基金,都在想方设法加入这个大计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