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九龙仓到手(2 / 2)

股东大会彻底输了,那也就没什么好待的了,股份什么的,如果拿不到控股权,那再持有也没什么意义了。

看着怡和的人离开后,杨文东也不由得下意识舒了一口气,旁边的方先名问道:“杨生,港交所的人询问后续我们的计划,是否要准备全面私有化,这是收购的流程之一。”

“暂时没这个计划,后面我们会先重组董事会。”杨文东摇摇头道:“除了我们这一方,还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最低人数,从现有股东中选择几个董事出来,然后就是要接管整个公司业务。”

如今他已经完成掌控九龙仓,不过按照法律规定,只要是上市公司,都得有对应的董事会,哪怕其他人都是吉祥物,也得有,毕竟类似个人单独绝对控股的上市公司还是少数,大部分其他公司,董事会对主席一个人也是有制约权的;

至于现在就私有化,杨文东还不急,即使私有化,按照香港法律,也必须按照之前六个月内的最高股票价格,也就是说,目前这个点还是不划算的,反正经济危机时间还长,再等等能更好;

不过也就是九龙仓特殊一点,海港城的收益太高,所以他才优先考虑私有化,以后其他企业,就未必需要都私有化了,上市公司也是有上市公司的好处的,不然全球那么多公司也不至于都上市了,具体就等以后再看。

方先名答应道:“好的,我与郑生这就带人去接管九龙仓公司。”

“嗯,眼下,还有管理层的博弈,要尽量留下原有的团队,哪怕都是鬼佬。”杨文东接着说道:“九龙仓的业务虽然简单,可再简单,我们的人不熟悉,也得需要一定的时间;

跟那些鬼佬说清楚,只要真心愿意留下来的,我这边绝对会有诚意雇佣他们,我想怡和那边,也不可能有能力再在置地或者其他公司给他们这些人提供那么岗位。”

跟原先历史上李嘉成收购和黄、或者收购港灯之后不一样,九龙仓的业务,相对来说,要简单多了,其核心就是地产业务,这方面,长兴地产的人要强多了;

但运营的好是一回事,熟不熟悉是另外一回事,即使业务再简单,也不能一下子都是陌生人接管,那可能会乱套;虽然迟早也能熟悉,但这就是浪费一些时间了;

另外,除了地产,九龙仓这种历史悠久的大公司,也有很多其他业务,比如货柜码头、天星小轮等等,虽然也不是很麻烦,但能避免还是避免的好。

“明白。”方先名又谨慎问道:“杨生,这些话是短期安慰他们,还是真的”

“是真的。”杨文东点点头道:“如今我们集团的核心业务即将是海外,未来我们可能还会对其他英资公司下手,所以现在也需要对香港乃至国外的外籍雇佣人员做个榜样;

只要真心肯为我工作,我不会区分华人或者外国人,未来我们集团内部也会有大量鬼佬,甚至包括最高层,都有可能。”

即使是前世80年代的华资公司们,为了在海外做业务,也得聘请大量英国鬼佬,这也是必须的,很多海外业务,主打市场就是欧美,让英国白人鬼佬去做事,比华裔的要方便很多;

自己这边就更不用说了,长兴实业、长兴航运、荣耀电子那边,也早就有一些鬼佬员工了,方便开展海外业务;只不过早期需求量也不算很多,但如今长兴集团在香港经营十余年后,目标就是欧美市场,哪怕内地未来改开,短期内也仍然一样;

那自然就需要非常多的英国鬼佬员工了,九龙仓现在被收购,正好也能成为长兴集团大规模聘请鬼佬员工的开始,这一点做好了,额外的好处就是以后自己对其他英资集团下手,内部的管理人员也会更加配合,长远来看百利而无一害;

至于薪水方面,对于有实力的高层来说,其实华人或者英国人的差距已经不大了,不像底层,因为可流动性强,有能力的华人一样可以去欧美工作,在香港这些地方也薪水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方先名点头道:“好的。”

杨文东接着说道:“另外,最注意的是码头,3号码头一直隶属于九龙仓旗下,如今也是我们的了,虽然我们内部也有相关经验,但还是需要谨慎对待,不能出什么事情,不然就可能是国际新闻了。”

香港5个码头,如今1/2/3号码头,都属于长兴集团了,且还是连在一起,这对于码头业务来说,也是一次非常大的进步;未来即使长兴集团不再参与码头竞拍,也会掌管其中1/3的码头数量。

不过码头涉及到很高的安全因素,不仅仅是船位停泊安全问题,还有出口物资安全管控、违禁品管控、货物运输时间效率等等等等问题,一旦公司转手过程中,交接有问题,就可能会出现大的混乱,甚至还会影响与其合作的其他国家码头,导致国际事件;

所以必须要慎重,这种后果,一般的公司都扛不住。

方先名道:“明白,我会与郑生第一时间就管控好码头。”

ps: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