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晨曦初照,柔和的光线洒落在孔庙那古老而厚重的墙壁上。罗、邱、秦三家众人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早早来到孔庙门前。当那朱红色的大门缓缓敞开,一座宏伟庄严的建筑群便映入眼帘,众人不禁为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高大的棂星门矗立在前,它犹如一位沧桑的老者,静静守护着这片神圣之地。门柱上精美的雕刻,线条流畅而刚劲,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秦英满怀热忱,赶忙邀请庙中一位学识渊博的先生,为大家讲解这孔庙的奥秘。
先生身着素色长袍,气质儒雅,他面带微笑,缓缓开口:“诸位,这棂星门乃孔庙的第一道门,棂星,即灵星,又称天田星。古代祭天,先要祭祀灵星。孔庙设棂星门,寓意着孔子如天上星宿下凡,教化万民,乃尊孔如尊天之意。”众人仰头凝望,眼中满是敬畏,仿佛透过这道门,已能触摸到儒家文化那深邃的源头。
穿过棂星门,便是圣时门。先生引领众人前行,继续说道:“此为圣时门,取自《孟子》‘孔子,圣之时者也’。意在赞颂孔子思想如四季交替,顺应天时,与时俱进,其学说于不同时代皆具深远意义与价值。”罗英的儿子好奇地问道:“先生,那孔子的思想为何能历经千年,依然影响着我们呢?”先生微笑着回答:“孔子倡导的仁爱、礼义、忠信等理念,皆为做人之根本,关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此乃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故能千古流芳。就如仁爱,能让我们心怀他人,以善良和宽容对待世间万物;礼义则规范我们的言行,使社会有序运行。”
紧接着,众人来到弘道门。先生轻抚着门上斑驳的痕迹,神情庄重:“弘道门始建于明洪武十年,‘弘道’二字,出自《论语·卫灵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旨在强调人对于弘扬儒家之道的重要性,鼓励后人积极践行与传播儒家思想。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和努力,让儒家思想在生活中焕发生机,影响身边的人。”
众人漫步于庙内,周围的碑刻与古木仿佛都在默默讲述着历史。那些碑刻,有的字迹清晰,有的已被岁月侵蚀,但无一不承载着历代对孔子的尊崇与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古木参天,枝叶繁茂,它们见证了孔庙的兴衰变迁,为这片圣地增添了几分肃穆与神秘。
罗、邱两家的晚辈们紧紧跟随着先生,全神贯注地聆听,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他们不时提出问题,有的询问孔子周游列国的具体经历,有的好奇儒家经典的成书过程。先生皆耐心解答,旁征博引,让晚辈们如痴如醉。讲到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被困,却依然弦歌不绝,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时,晚辈们不禁为孔子的坚韧所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