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昌和罗英归来后,北平府便如同被注入了一股欢快而忙碌的活力,整个府邸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从主人到仆役,皆为这场即将到来的盛大婚礼而奔忙。
天还未亮透,北平府的厨房便已灯火通明。主厨王师傅站在巨大的炉灶前,神色严肃地指挥着一众帮厨。他手中紧紧握着一把长柄铁勺,指着案台上堆积如山的食材,大声说道:“今儿个起,咱们可得把十二分的心思都搁在这婚宴的吃食上。烤全羊要烤得外皮金黄酥脆,内里鲜嫩多汁;那道八宝鸭,填料得塞得满满当当,蒸出来得香气扑鼻。都听明白了吗?”帮厨们齐声应道:“明白嘞,王师傅!”说罢,便各自忙碌起来,有的忙着宰杀活禽,有的仔细清洗蔬菜,还有的专心调配酱料,一时间,厨房里刀板声、炉灶轰鸣声交织在一起。
与此同时,花园中,管家正带着一群家丁布置场地。花园里摆满了各种花卉,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争奇斗艳。管家手持一张清单,一边对照一边指挥:“把那几盆牡丹摆在正中央,象征着富贵吉祥。还有这灯笼,要高低错落挂好,可别歪了。”家丁们小心翼翼地摆放着花卉,悬挂着灯笼,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其中一个年轻家丁好奇地问道:“管家,这场婚礼为啥这么重要呀?”管家笑着回答:“这你就不懂了吧,两位公子成婚,那可是罗家的大事,关系着家族的延续和兴旺,自然得办得风风光光。”
而在库房里,洪月娥和李月英正仔细挑选着婚礼要用的器具。洪月娥轻轻拿起一只精美的青花瓷瓶,对着光线端详,说道:“妹妹,这花瓶摆在新房里定能增添不少雅致。”李月英点头赞同:“姐姐眼光真好,再配上几幅名家字画,新房就更有韵味了。”两人一边挑选,一边讨论着婚礼的细节,从新房的布置到宾客的座次,无一不精心规划。
另一边,罗章和罗平在书房里商议着宾客名单。罗章眉头微皱,说道:“此次婚礼,京城中的达官显贵、亲朋好友都要请到,切不可有疏漏。”罗平点头称是:“兄长放心,我已命人仔细核对过名单,应该不会有差错。只是那礼部尚书,听闻近日身体抱恙,不知能否前来。”罗章思索片刻,说道:“派人再去探探口风,若他实在不便,也不可强求。但礼数一定要周到,可备上一份厚礼送去。”
罗昌和罗英也没闲着,他们在庭院中练习着迎亲的礼仪。罗昌手持一只木雁,模拟着向女方家行纳采之礼,罗英则在一旁认真观看。罗英说道:“兄长,这木雁拿的姿势是不是再端正些更好?”罗昌调整了一下姿势,问道:“这样如何?”罗英点头:“嗯,这样看起来庄重多了。”兄弟俩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从进门的行礼到递上聘礼的动作,每一个细节都反复琢磨。
到了午后,裁缝师傅带着几个学徒,匆匆赶到府中。他们带着为罗昌和罗英量身定制的喜服,以及给两位新娘子准备的凤冠霞帔。裁缝师傅展开一件喜服,说道:“老爷、夫人,您瞧瞧这喜服,用的可是江南进贡的云锦,绣工也是最精细的,一针一线都不含糊。”洪月娥和李月英仔细查看,只见喜服上绣着栩栩如生的龙凤图案,龙眼灵动,龙鳞闪耀,凤尾修长,羽毛细腻,不禁连连称赞:“做得真好,师傅辛苦了。”
傍晚时分,鞭炮和烟花也被运进了府中。负责采买的下人向管家汇报:“管家,这鞭炮和烟花可都是最好的,到时候放起来,保准整个京城都能听见、瞧见。”管家满意地点点头:“好,不过存放的时候可得小心,千万别出什么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