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降或战
在安抚了安东尼堡投降的荷兰人后,施大瑄亲自同安东尼堡的行政长官雅各布见了一面,承诺对投降荷兰人的一应待遇和安全保障,这让雅各布忐忑不安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同时,施大瑄希望雅各布能看清眼前事实,声明小琉球本就属于大明的国土,荷兰人作为外来者不经大明朝廷的许可就占据小琉球并在岛上筑城和实施统治,这是对大明的侵略,这点是无可置疑的。
现在大明朝廷已决定收复小琉球,别说岛上的这么点荷兰人了,哪怕就是荷兰人从巴达维亚调兵增援恐怕也不是大明的对手。更何况施大瑄所领的军队仅仅只是大明的福建水师,大明这样的军队足足有百万之众,如果荷兰方面不想战争扩大化,甚至惹怒大明同荷兰开战,派舰队南下同巴达维亚的东印度公司爆发全面战争的话,那么就应该认清事实,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而且现在大明占据了足够优势,巴达维亚那边就算得到消息增援小琉球起码也是一个月后了。随着安东尼堡的陷落,热兰遮城孤掌难鸣,难道荷兰方面想凭借仅仅千人驻守就能守得住一个热兰遮城简直就是开玩笑。
接下来施大瑄会集中全力攻打热兰遮城,以明军的实力拿下热兰遮城并非难事。但战争终究是要死人的,上天有好生之德,施大瑄领兵而来不是为了对小琉球的荷兰人进行报复和屠杀,更没打算把他们全部留在小琉球,大明的目的仅仅只是收复此地,并驱逐岛上荷兰人,所以施大瑄希望雅各布能在这种情况下出面劝降热兰遮城的守军,劝说守军放下武器开城投降,大明方面可以确保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允许他们离开小琉球,返回巴达维亚。
雅各布听完了施大瑄的话后当即表示会亲自去劝降热兰遮的守军,尤其是作为最高行政长官的卡隆。在经历过安东尼堡残酷的战争之后,雅各布心里已经很清楚以荷兰人的力量是挡不住明军进攻的,他们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徒劳罢了。
而且西方人的思维和东方人不一样,西方人没有东方人的那种战死到底的信念,在他们看来哪怕是战争也是可以谈的,在实力不如,战争结果注定的情况下,无谓的牺牲和勇气根本不值一提,何必白白丢掉性命去追求虚无缥缈的可能呢
所以西方的战争中经常是一方在判断自己必败,并且已经没有了退路的情况下通常会做出投降的选择。在西方人来看,投降并不可耻,也不损害荣誉,这是正常的操作,这点和东方人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雅各布并不拒绝投降大明,何况他作为安东尼堡的行政长官已经投降大明了,而且大明的将领也遵守了承诺,确保了他和他的部下生命财产的安全。既然是这样,何必在明明知道会失败的情况下继续抵抗呢这又有什么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雅各布同意了施大瑄的建议,愿意亲自去一趟热兰遮城劝降。随后施大瑄在留下一部分兵力驻守安东尼堡后,带着主力前往热兰遮城,到了热兰遮城后他没有下令马上发起进攻,而是把雅各布送进了热兰遮城,希望热兰遮城的守军能审时度势认清事实,开城投降。
“对方真是这样说的”热兰遮城的中心城堡,当卡隆听完了雅各布的讲述后急忙追问道。
“阁下,对方已经给出了条件,而且安东尼堡投降后明军也遵守了之前的承诺,我能来见阁下不就证明了这点么”雅各布诚恳对卡隆说道。
卡隆顿时就动心了,他本就不是有勇气的人,如果没有赫尔曼少校的辅助,以卡隆的性格恐怕早就投降了。这些日子他躲在热兰遮城中度日如年胆战心惊,天天怕热兰遮城会被明军攻破,而那些凶神恶煞的大明士兵冲进城来,挥刀砍下自己的脑袋。
卡隆是贵族不是普通人,作为贵族他不想自己这样悲惨的死去,他对生活拥有无比的热爱,更留恋这个美好的世界。何况他来到远东是为了获得财富和更高地位的,而不是来白白丢了性命的。
虽然他是这里的最高行政长官,丢失小琉球的责任会让他遭受巴达维亚的非议,甚至还会灰溜溜地失掉已拥有的一些东西从而返回荷兰,但这又如何呢
作为贵族哪怕这样还是有着特权,充其量就是没了东印度公司的职务罢了,回到荷兰,凭着这些年在小琉球捞的财富,他一样可以过贵族奢华的生活,相比所失去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