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让政府头疼的,是这场战争打败了,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可承受得后果。
霍光道:「既然陛下让魏王与秦相还有和尚书你们三人主持,那么你们便去大胆的谈。
只要我军还在这里,倭寇那边,就掀不起丝毫风浪。」
谈判的底气,就来源于军队。
没了这份底气,嘴皮子再硬都没办法。
曹操笑道:「有霍元帅这一句话,我们便就放心了。
陛下的意思也很明确,那就是要让倭寇在五十年内,无法恢复元气。
倘若对于有些条例,倭寇那边不会同意,陛下的意思,是继续打。」
当然,这是最坏的一种结果。
站在霍光他们的角度上来考虑,战火最好是不要再起了。
将士们出征在外已经很久,思念家乡的情绪难以阻挡。
倘若再次开战,谁又能保证,秦军将士的士气,能够一直维持下去?
秦桧道:「请诸位将士放心,你们在前线浴血杀敌,我们总不能让你们寒了心。
此次谈判,我等定然会竭尽所能,为你们,为大秦,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虽然在嬴渊前世历史上,秦桧是出了名的「和谈」高手,但那都是基于不利于大宋的基础上。
如今优势都在大秦,他自然要去为大秦争取更多利益。
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无论是与敌军周旋,还是对于政治上的敏锐度,都极其的强。
...
翌日,三人开始与以德川家康为首的几名倭寇正式进行谈判。
曹操将大秦所给出的具体条件,讲给了他们,
「除了霍将军此前与贵国天皇所言,还要再加上一点。
从此以后,你们倭国的军队数量,要控制在十五万左右。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我想,这场谈判,也就没有再进行下去的必要了。」
从一开始,他就展现出了无比强硬的态度。
当然,这也是一个战胜国该有的态度。
德川家康皱眉道:「阁下所言,有些咄咄逼人了。
我樱花国只能掌握十五万的军队,从此以后,岂不任由他人宰割?」
这里的他人,大概率是指秦国。
当然,不排除一些其它因素。
秦桧抚须道:「将军对于我华夏的词语,倒是颇为专长,只是,咄咄逼人这个词,是用给外人乃至敌人听的。
从此以后,你们倭国,就是我们大秦的附属国,你们有我大秦的照拂,自然也就无需用到军队。
倘若有朝一日,真有他人来侵占你们倭国的利益,我们大秦,不会坐视不管。」
德川家康道:「如今我樱花国尚有数十万军队,即使我同意,我们樱花国的那些将士们,也不会同意。
所以,真要是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我想,是不利于你我双方之间的谈判。
和平来之不易,诸位也不想再起战端吧?」
他摆明了就是在恐吓曹操等人。
可惜啊,他面对的是曹操。
是那位无论遇到什么局势,都能淡定自若的魏武帝。jj.br>
顿了顿,曹操缓缓开口道:「你们倭国有数十万军队,可是我们大秦,也有数百万军队。
难道你认为,我大秦的那数百万雄狮,还无法保证你们倭国得利益不成?」
双方之间说话,看似都在为对方考虑。
实则是暗流涌动。
他的言外之意是说。
你们倭国有军队,大秦也有。
不听话,那就揍到你们听话为止。
虽然对于眼前的秦军来说,确实不易再次挑起战端。
但是,请不要因此而质疑大秦的决心。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